要不是她年纪小,她觉得她还可以再来两碗饭,最后再来两筷子炒时蔬压压腻,简直就是人间幸福!满足的一餐。
按理说她穿过来这些天,正好赶上年节,在老宅又多得姜老头姜老太,亲爹亲娘的喜欢,伙食应该不差的。
但是姜老太她太抠了,苦日子过惯了,舍不得多放油,煮出来的菜就像水煮菜,肉还好说,稍微有些肥肉的还能炸出一些油来,怎么都不难吃。
蔬菜他们老宅倒是不缺,自家种的,但是没有油炒菜,失去了灵魂。
这里的饭菜倒是合她胃口,舍得放油,煮饭的水平也高,姜榆吃完就仰着头,对着一直站在旁边的宋妈妈说道:“宋妈妈,你煮的饭菜可真好吃,是这个。”比了个大拇指。
自己的手艺被人夸赞,宋妈妈心里头自然高兴,而且这个夸赞的人还是个小郎君,小孩子很难说谎,害!瞎说什么大实话。
不过宋妈妈时刻不忘在小郎君面前给自家娘子刷好感:“谢小郎君夸奖,说起这个厨艺,奴在娘子面前是不值得一提,娘子做的饭菜才是好吃,赶明儿小郎君吃上就知道了。”
这姜榆还真不知道,她只点点头,不做评价。但是心里不免犯嘀咕:原来吕氏手艺如此好的吗?她持保留意见。
毕竟在老宅吕氏跟着她亲娘张氏还有大嫂小张氏一起操持厨房的事的,但是做出来的饭菜,水平是一样的啊,反正她在老宅没感觉出来。
这大概宋妈妈戴上了千层滤镜?
吕氏自打一开始就在默默地观察三郎,看他吃饭吃得喷香,心里高兴,连着自己胃口都好了起来,这有个小孩子一起吃饭就是不一样,以前自己和官人两个人吃饭,都是沉默不语,饭后再说些家常。
三郎一来,就算吃饭的时候他没说话,但是还是感觉饭桌上不再死气沉沉。
三郎喜欢他们二房的饭菜,她并不奇怪,毕竟老宅的饭菜很是一言难尽。
她家是靠着厨艺发家的,她自小也跟着学了一手,不说比得上她娘家酒楼里大厨的厨艺,但是在寻常妇人里手艺还是拿得出手的。
她刚嫁给官人的时候,跟着他回老宅,也是存了一番表现的心思,想凭着自己一手厨艺赢得姜老太的喜欢,早点融入老姜家,她做出来的饭菜好吃不假。
但是姜老太嫌弃她做的饭菜太过于费油费钱,再不让她多管厨房的事儿,现在她在老宅厨房,只分到了打打下手,切切菜的活儿,婆婆就怕她做饭的时候手抖把油都给霍霍完了。
天地良心,她也知道官人家以前穷得叮当响,刚嫁给官人的时候官人还没中秀才,官人一家比较节俭她还能理解。
但是自从官人中秀才之后,官人就做起了夫子,一年束缚收入也得有三十两银子,还有别的七七八八的收入。
官人每年都给公公婆婆十两的银子花销,十两银子差不多够一大家子在乡下舒舒服服地过一年了,更何况是姜老头姜老太老两口,但是姜老太硬是舍不得多花钱买油。
也幸好他们是二房,以后只要每年给公公婆婆孝顺银不用跟公公婆婆常年住在一起,不然以她这种“奢侈”的做法,婆婆定然是要管管的,两代人生活理念不一样,生活在一起,难免有摩擦,还是距离产生美的好。
这要是自己跟着婆婆生活在一起,一次两次还能忍,要她为了孝顺天天委屈自己找罪受天天吃水煮菜,她必然是不愿意的,也就是她们不住一起,她才懒得管,也就是大嫂那样的好性子才能和婆婆和平相处这么多年。
眼下看着三郎吃完了,听宋妈妈的话头,虽然没说什么,但是一副疑惑的样子。
想来是在困惑她的厨艺,又不好意思问出来,笑道:“行,明天我就给三郎做一道酥黄独。”
没有哪个小朋友没逃得过酥黄独的诱惑。
还有一件事她要问问三郎:“三郎今儿是要自己在东厢睡,还是过来正房睡?”
她年前回老宅前早早就把三郎的房间布置好了,但是想到他年纪还小,指不定会害怕,一般这个年纪的小孩子,都是住在正房的耳房,方便父母照顾。
但是…她就怕三郎还跟他们不亲会觉得不自在,就做了两手准备,现在问问他。
能有自己的房间当然是自己住了,在老宅的时候她就想有自己的房间,但是她不好意思跟亲娘开口,现在吕氏开口问她,自己住自在,而且跟着吕氏和二狗子一起住,难免有些尴尬,她当然不能放过这个独立自主的好机会。
于是她笑着对吕氏道:“我自己住东厢。”
吕氏心里难免失落,三郎还是跟他们不亲,不过三郎刚来他们二房,感情还没培养起来,她并不气馁:“那…娘今晚去东厢陪你睡,明儿再让你自己睡。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