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

人,都是先不被别人当做“人”来对待,才会慢慢地失去为人的底线。

这题目透着的反讽太过尖锐,领导不太同意。

“你们这样是不能过审的。”领导也是语重心长,“总要考虑社会影响。如果连审都过不了,想要冲黄河奖就难了。”

黄河奖和十青奖可不一样。

十青奖还有个限制,是给青年记者的,但黄河奖的范围覆盖整个新闻界。这是全国最顶级、业内认可度最高的奖,是新闻业的标杆。

黄河奖三年一评,只有五个奖项,分别是新闻奖、摄影奖、社论奖、特稿写作奖和调查性报道奖。

据说黄河奖的奖杯很漂亮,宁馥还特地去搜了一下图片。奖杯的杯体是一颗流光溢彩的星星,不知道什么材料,反正好看。

刚好和十青奖的奖杯颜色也很配套。

宁馥不敢看了,赶紧被图片从手机里删除,她生怕把自己哪个奇怪的开关再打开。摸摸崭新的十青奖奖杯,宁馥告诫自己:收集癖不能在这儿犯!

十青奖的组委会把奖杯和获奖证书等颁发了,宁馥才知道自己的推荐单位是哪——

居然是c大新闻学院。

院长给写的推荐语,刚刚评上副教授的新闻采写课老师杜学勤亲自给组委会展示了天南市公安局颁发给宁馥的那面锦旗的复制品。

c大已经好几年没有推荐过学生作品了。但作为新闻传播学界最顶级的高等学府,传媒圈子里从记者到主播,从编辑到后期,c大“出品”向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在传媒界的各个领域,地位非同一般。

——论坛中言之凿凿是自荐,谁想到这个20岁的获奖者,背后是c大的背书呢?

就连组委会刚看到这份单位推荐,也都有些不可置信。

但能拿到新闻学院院长的保荐,就算是个学生作品,也绝对划不到数字垃圾那一堆里头去。他们就打开作品看了一眼。

——也幸亏看了这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