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光眼神一闪,并未答话。
历时二十多天,终于到达与匈奴接壤的边境渭城,因是轻车快骑,行速较快,众人都十分劳累,于是宁渊便吩咐众人好好休息一天,隔日再商量具体事宜。
渭城州丞周子熙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平时不苟言笑,很是刻板,但渭城的百姓没有不夸他的,足见他是个好官。他见朝廷终于来人,暗自舒了一口气,虽然急的火急火燎,但也知道宁渊奔波劳累,不敢前去打扰。
不过宁渊考虑周全,知边境人心惶惶,于是在到达的当日便与周大人会了一面,当日所谈不得外人而知,只知道本来还脚步沉重滞怠的周大人在与宁大人见一面后,步伐也轻盈了不少。
宁渊便在渭城住了下来,不过并未住州丞府,而是住了一座宁家名下的宅院,毕竟宁家作为高门大族,权勋世家,产业涉足整个乾朝,在渭城有座宅院也不为奇。
入住之后,除去与周大人正式的一次会面之后,再也未踏出院门半步,并未再与周大人商议政事,也未与匈奴有任何会晤。
宁渊的大名早已在来之前便已为众人所知,渭城子民们本来还一心盼着他及早解决边境之危,未曾想自宁渊来之后,并未见他有任何动静,于是好多心中对他充满希望的人顿时失望不少,认为他不过是靠家族庇佑,才能年纪轻轻位居九卿。但还是依旧有人坚定不移地支持他,相信他一定能解决边境之困。
此时匈奴依旧骚扰不断,甚至听说马贼数量日益增大,民心愈加惶惶。
来此十日有余,宁渊并未作出任何实际的实事,消息自然传回了朝廷,对此,与宁家不对付的家族子弟立刻找到机会上书弹劾,好在庙堂之上的王对此不过一笑置之,不予理会。
而当事人仿佛并未察觉渭城百姓的不满和朝堂的暗潮,此时的宁渊正与花落在房中手谈棋局。对,没听错,就是花落。在宁渊到达渭城五日之后,花落便‘赶至’此,只道要事已办完,故来寻他,宁渊对此自是欢喜。
两人从早上已经下了两个时辰,却依旧没有分出胜负,而此时已经到了午时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