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家小子能上镇校,他哪里还有不愿意的。
“娘,这事您听谁说的,靠谱么?”
“小鱼说的,哪有不靠谱的,成不成的咱们都得试试。”小鱼娘的想法很直接,“咱们这么干死干活的不就是为了几个小的以后过的好些,现在有这门路不管走不走得通咱们都得试着走走不是!”
“娘说的是,等咱们这批鸡苗长成了卖出去应该能攒下一笔钱,到时候先把这事落实了才是要紧的,生意缓缓就缓缓了,孩子们可耽搁不起,小涛都已经上四年级了。”
顾红玉同志对自己这个二儿子的觉悟还是很满意的,小蛋蛋毕竟今年才上学,最拖得起的就老二家和老三家,最着急的就得数老大家,可老二显然是把两个侄子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的。
“这是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的,咱们先攒钱,顺道再去把事情问清楚,这借读费也不知道得多少,要是贵的话三个孩子的借读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行,这是我去明儿就去找人问问。”陆建军毕竟是上过初中的人,在镇上还是有些老同学的,有目的的去询问倒不至于跟个无头苍蝇似的。
“先去买菜做饭吧,一会儿做了饭还得给小鱼送过去,她这脚还伤着,得好好补补,到时候我再问问小鱼省的你跟个没头苍蝇似的瞎折腾。”
陆建军:……
他娘怎么就觉得自家小妹比他靠谱?
他好歹是个成年人了!
顾红玉同志可不管儿子怎么想的,她现在一门心思就是中午做点什么吃的,也幸亏这院子之前的主人一直在用,也就是最近要投奔儿子这才把院子租出去。
院子里的锅碗瓢盆老两口也没有带走,柴火和煤球都还剩下一些他们直接折了钱就卖给他们了,这也省了他们不少事,直接买了油盐酱醋和食材就能直接开火做饭了。
老家还有一摊子事,顾红玉同志也放心不下,这镇上的事情一直都是老二在处理,现在也就干脆交给老二两口子了,王宁到这来帮忙是顺便的,主要还是为了解决陆鱼鱼的一日三餐,毕竟在顾红玉同志眼里她如今是病号可不能随便在食堂吃点,得好好养着。
陆建军要长期住在镇上,王宁自然也希望跟着丈夫一块过去,毕竟他一个人在那她也不放心,就是两口子放心不下小蛋蛋,不过要是以后能把孩子转去镇小这事情也就解决了,现在的状况也就是暂时的。
几个孩子转学籍的事情因为现在还没能落实,所以顾红玉同志也没往外说,也就和二儿媳交了个底好让她安心,毕竟王宁不是个多嘴多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