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事御史称有京郊的驿丞听到了陈氏夫妻之语,并有蜀地之人佐证并非酒后戏言,随后夫妇入京被张相家人扣留数日不放,有那等胆大的臣子甚至在奏折中暗疑圣上并非张太后所出,而是陈太妃之子。
太后已经还政于天子,虽然时不时过问朝中的事情,但很少越过圣上直接做决断,这次却罕见地穿着朝服再度垂帘君后,把几位上书的臣子都贬斥到了外地做官,家族中的同辈也遭到连坐,被连着降官降了几阶。
偏偏圣上也没有说什么,本来皇帝已经御笔批复,称这些士大夫沾染了些道听途说的毛病,中伤太后,有损天家母子和气,轻轻巧巧几句话责备下来,事情也就盖过去了。
然而那固执的两位大臣被激得起了脾性,连番上书,太后在清宁殿养病,几乎不必刻意探听,就能清楚前朝在议论些什么,因此才重新干预朝政,勉强用雷霆手段将事情压了下去,朝局才算平静下来。
但是张太后也因为病中动气伤肝,病情一日日重下去,几乎到了不能起身的地步。
这本来是云滢第一次作为嫔妃参加宫中花朝节与太后的寿宴,然而因为清宁殿的病情,这些庆祝娱乐悉数被取消了,皇后安排了八位嫔妃两两一班,每日十二个时辰轮流侍疾,连原本计划三月份回道观的卫国长公主也打算长住下来,侍奉嫡母。
而云滢作为宫里正式嫔妃中比较年轻的一位,和另一位郡君被安排在了晚膳后的时分在清宁殿侍疾守夜。
第34章 晋江文学城独发
这些时日清宁殿与福宁殿的关系略显微妙, 皇帝虽然时常派人过来问候太后病情,但太后越过君主直接贬斥大臣之后的三四日内,都没有踏足清宁殿一步。
当然也没有人会真的觉得天家行事会真的会像寻常百姓家中那样, 要皇帝抛下政务去到清宁殿亲身侍奉汤药才叫孝顺,术业有专攻, 皇帝来做这些也不会叫太后的病情轻易好转,福宁殿所能做的也只有派人时时过问太后的脉案, 不计数量地奉送药材, 来显示对太后病情的重视。
君王与后妃养尊处优, 真论起伺候人还不如长久跟随太后的近侍更得人意一些,嫔妃侍疾也只是递汤药、陪着说几句话, 但君主以仁孝治国, 太后又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加重了病情,后宫总得尽一尽孝心。
皇帝后宫有正式品阶又能侍疾的嫔妃不多, 因此皇后也就选出四位正式嫔妃来, 又从低阶里选出四个服侍的老人,两人轮流值班。
“你们都是官家的嫔妃,这个时候更应该为陛下分忧。”
皇后坐在坤宁殿中, 让人将侍疾的名单与安排宣读了一遍, 她的目光扫过在场坐着的每一位嫔妃, 略带威慑。
“不管外间有怎样的流言蜚语,内宫始终要尊奉太后。”
嫔妃们低头应声, 太后在外朝的影响力十分之大, 即便如今流言纷纷致使天家母子离心,太后对外朝的大臣也是随意贬斥,更何况她们,就算是害怕, 也不敢不尽心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