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茵非常喜欢她从宜家买回来的费布勒熊,蓝白条水手服,胸前一个红桃心,刚好和麦当劳带回来的大熊凑成一对。
“妈妈你怎么不带我去?”小姑娘振振有词,宜家是哪里,她没去过呀!“下次我也要去。”
杜莹莹大笑,想起上一世的女儿,“好啊,你快点长大,妈妈带你去吃冰激凌。”
第37章
8月底,杜莹莹盘点自己的财富。
年初支付《甄嬛传》的费用和谭雪松的代言费,花了20万,股票账户剩了24万。之后她买入广晟有色,从当时的16元股拿到现在的30元股,翻了将近一倍。
穿越总是有好处的,她高兴地想,一边取出20万,买了一辆icban,一边惋惜,这种不劳而获的日子只有五年了。
墨绿车身,白色车顶,萌萌哒大眼睛车灯,像个神气的小姑娘。
茵茵很快爱上自家车子,亲手给后视镜贴上红桃心贴纸(),每晚都和妈妈开车兜风。开学那天,茵茵乘车前往学校,背着小书包朝妈妈挥手,把前一天的紧张都给忘了。
仿佛一眨眼,女儿就长大了,杜莹莹热泪盈眶。
之后她也去了学校,开始自己的三年学生生涯。
其实8月底,杜莹莹就去学校报到了,与20来位“现当代文学”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班。
面试时的主考官石教授是浙江人,毕业于北大,浙大人文学院名教授,中文系大牛之一,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所长,百度一下,一大堆头衔。
石教授显然记得她,笑眯眯地打招呼,开场白之后的讲话特意点到杜莹莹,“有新意,有诚意”,她有点紧张。
说是报道,其实就是抄书单,长长的书目,杜莹莹怀疑,自己能否看得完。至于选导师,报到第一天她就在邮件里填写了石教授,很快得到确认的回复。
石教授还列了一个十多本的书单,说,研二开学考试,考不过的话延期毕业。从《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到蔡元培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杜莹莹开始头疼--她比较喜欢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