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铭盐的主产地除了长芦、河东、四川就剩下两淮,前面三个地方都已经被一些势力颇大的大盐商把持住了,孙家想要拓展自家的生意,只能往两淮跑。

江南向来富庶,徽商、浙商云集,要在两淮立足不是件容易的事。

产盐大区淮南沿海共有二十一个盐课司,下面大约共辖一万多盐户,每年年产足有千万!

更何况一条大运河直通南北,要是能将此地的生意谈下来,那该是怎么样的滔天富贵!

“年前广州口岸来了一群弗朗机人,月前刚到扬州。”大掌柜将自己听的消息娓娓道来:“听说这些弗朗机商人要订购大量的丝绸、瓷器,老爷的意思是想和沈老板一同分这杯羹。”

“沈家?”孙璋捏起一撮白盐,他拿在手里搓了搓而后轻轻地吹了一口气,雪白的盐粒就窸窸窣窣的落到了地上。

这可是真的‘撒盐空中’。

沈家是正儿八经的浙商,江南的丝绸贸易几乎全被他们垄断,沈家掌握着大量的织机、精湛的织工,一天两班人,织造作坊十二个时辰不曾停歇。

每天大量的白银从这些织工手上织进到沈惟行的口袋里。

“老爷的意思是,沈家和宫里做生意,要是能与他们家搭上关系,我们在两淮也好立足。”大掌柜越说底气越不足。

要是能这么好立足,张六壬家早将两淮的盐全包揽了,还能等到他们孙家来分一杯羹?

“随他去。”孙璋拍了拍手,他背过身将大掌柜手上的册子拿来细观。

“大哥!”盐仓外面传来孙璞的喊声,而看守盐仓的护卫拦着孙璞不让他进。

“我是孙家的二少爷!”孙璞指着自己吼道:“这是我家的盐仓,凭什么不让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