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面原本就比宅院好卖,加上位置好,其实有不少人问,但人家仗着他急出,一个劲儿的往下压价。
所以他宁愿麻烦一点,留在手里租给商户。
“那真是太好了!”
甄春花总觉得买东西不讲价少了点什么,却没想到随口一说,竟捡了个大便宜。
她之前打听过附近的租金,像吴记茶庄这种两间三层的铺面,一年至少得小二十两。
价格贵不说,主要是接不到盘,能在东市立稳脚跟的规模商铺,基本都是老字号。
这下好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37章
置办二手房屋最重要的就是过户,古代亦是如此。
甄春花难得主动搭理浮华渡我,让她抓紧在那本鸡肋的百科全书里找找有无买卖房屋的相关规定。
浮华渡我闲的冒泡,整天除了睡觉还是睡觉,像是要把上辈子熬夜码字牺牲的睡眠全补回来。
实在百无聊赖时,偶尔会翻看百科全书打发时间。
虽然无法倒背如流,内容基本都有印象,位置也大概知道。
她立刻把书翻开,找到民间房屋买卖的相关内容,一字不落的念给甄春花。
古代法条言简意赅,甄春花听了好几遍,才凭借着朴素的文言文功底梳理出流程──
买卖双方签订契约后,可到衙门给房契进行备案。
问题在于备案是有偿的,衙门会收取高额的契税,办事的官吏也得打点一二,民间往往为了节省开支而选择不进行官方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