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春花是套用了后世的会员卡理念,但是现在也没有芯片和互联网技术,贵宾服务完全靠人工,谁充了钱就记上姓名,加个暗语算是密码,留出足够的空白画“正”字。
还好人不算多,一个县里也就几个村子,村子里姓氏基本都相同,她就用不同的本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记录,县城里的单独登记,翻起来也不麻烦。
五百文,放在小富家庭不算什么,县里的大户人家基本都办了,有的还不满,觉得农民也能办,掉了身价,弄得甄春花连忙临时提价,搞了个贵宾服务,说白了,就是个价钱更高的充值卡。
一来二去,短短几日,预付款就收了二百两银子,乐得甄春花笑开了花。
她早前打听过现在的房价,这些银子,买套三进三出的大宅院还绰绰有余,总算是没白忙活这么久,生活条件好歹能改善些了。
上次孙巧香带来的糕点也给了甄春花不少启发,一直卖粥也不是个事,做生意不仅讲究本行发扬光大,也要注意开拓创新。
她便问了孙巧香的意见,说是如果有空,做的多了可以拿来店里卖,粥铺抽走两成。
孙巧香没想到顺手做的糕点也能补贴家用,还不用她劳神劳力,答应的十分爽快,甄春花顾虑到她孤身一人,还带着孩子,不好来回奔波,于是便让冯安每日清晨去村子里取糕点。
正所谓君子有成人之美,也是给冯安这个闷葫芦多创造点机会。
弹指一挥间,转眼沈秋和动身启程的日子也快到了。
甄春花曾经问过他需不需要人陪同,路上也好有个人照应,她看古装剧里那些书生身边都有书童的。
如果需要的话便让狗蛋和他一起,明反正年安稳了也是要把狗蛋接下山来送去念书的,正好这次也能去提前体验体验。
可惜沈秋和拒绝了,说是路途遥远,狗蛋年纪太小,怕是不安全。
甄春花也没强求,兴许沈秋和根本就没想过回来,平白无故多了条小尾巴算怎么回事?
不过从那天起,甄春花便有意无意的躲着沈秋和,连账都不让他记了,自己亲力亲为,小翠都看出来不对劲了。
“大当家,你最近怎么躲着沈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