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后来还算是风调雨顺,户部这才有了些底子。
可惜等大清江山稳固之后,康熙老爷子又年年南来北往的,就没个消停的时候。
在清朝,出门可不像现代,你随便收拾两件衣服,拉一个行李箱就能走的。
先不说沿路上每次住下来,都得重新休整行宫,只说路上的花费。
像是水,必须是玉泉山上的水,有专门的人每天运送。
吃的东西大都是沿途官员上供。
可是人家供上来,那也不是说叫你白吃的。
皇上那得以身作则,不能搜刮民脂民膏,因此东西都得照价付钱,而且因为上供的东西都得是好的,所以价钱方面还会更高一些。
再加上内务府采买,没有哪个奴才是不贪的,一层层报上去,一层层盘剥,最终报出来的价钱,比实际的价钱要高得多。
这还只是皇上一个人的花销,再加上这一路同行的皇子大臣。
路上伺候的奴才人更多,光马车少说就得绵延出去十几里,这一路上人吃马嚼的,哪一处也花费不少。
真真的算得上是烧钱了。
要不然,为什么历史上雍正上位之后,从来都没出去过一次。
兢兢业业的好不容易才充实了国库。
最终还被弘历那个败家子又给败光了。。。
而此时的八阿哥就面对这个问题了。
“十四弟啊,你看咱俩关系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