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的时候,就已经跟着那些七八岁的孩子一样,开始学着做手工挣钱,为的就是院长妈妈的那一句:“唉,这孩子是这里最小的那一个,也是最懂事的。”
四岁的孩子皮肤柔嫩,浆糊糊在手指上,小孩只觉得糊着难受,总想揭下来,一揭就带着一层皮,疼得只能暗暗掉眼泪。
四岁的孩子才多大点,为了追上哥哥姐姐的速度,常常是累得两只手臂都抬不起来,院长妈妈看得直叹气,可无论谁说什么她都不肯放弃,为的就是那个“唯一。”
年纪大一点,第一次出去找工作,老板要求严格,冲撞了客人,老板抬手就是一巴掌,将十二三岁的孩子的直接摔倒在地上,眼冒金星。
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大不了再换一个,三条腿的蛤蟆找不着,两条腿的人不有的是么!”
她有了很浓重的危机感,不想让自己成为可以随时取代的那个人,只能摸爬滚打的尽快学会生存法则。
让自己努力去学习,前厅后厨的活都会干了,偶尔厨师忙得不可开交,自己还可以上去帮着炒菜。
也让老板终于不再当着她的面念叨那句话了。
可是,后来老板的外甥女来找工作,她还是被取代了。
没办法,哪怕是你再能干,人家也更愿意用自己家的人,据说是“放心。”
艺考的时候,她更是被直接刷了下来,进了剧组,不管是什么样的角色,不管待遇多苛刻,她都不会拒绝。
影视基地外面就有许多人等着这样的一个机会,只要是她稍微表现的不好一点,就会随时被撵出来。
就连当初得奖的那部电影,要不是原来的演员不演了,也轮不到她,哪怕是她的演技的确比那个女演员要更纯熟。
她上辈子最幸福的时候,就属得奖的那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