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

沈稚星和周遇已经拥有了想要拿到手的荣誉。

国赛金牌、亚赛金牌,甚至一些个人荣誉,保送心仪院校的目的也达到了。这一路已经足够累了,直白点说,他们不再愿意、也没有必要再返回到原先的大路、加入高考大军,去争夺这个或者那个头衔的状元……

无关荣誉累身,更无关锦上添花。

参加高考,只是为了在学籍档案的高考成绩栏上留下一个确切的数字,无论如何都已经影响不了最终沈稚星和周遇要去往大学学习的结果。

清华北大这两所学校里,年年都有数不清的状元入校,怎么会真的就缺他们那一个么?进了校过了本科阶段,谁还记得你是哪个市、哪个省哪一届的状元?

说到底,麓州的这几所重点,更大更整体的目标在于一本的过线率以及重本的录取率,状元这种个人头衔,对学校本身的加成其实相当有限。老应作为教学主管,将来也是接班教学副校长的人,没人比他更懂这其中的关节,自然不会去强求学生抢什么状元。只不过是名声上更好听、显摆的有牌面罢了……

这事儿既然说清了,老应对周遇和沈稚星的把控大概就有了一个“下限”,他大概能纵容到这俩人到哪个地步,学生、老师和家长三方都在心里有了个数。

期末成绩出来过后、大过年之前,麓州的高三学生们照例会有持续半个月左右的“加强”,沈稚星和周遇,虽然不是必须要参加,但还是随大流结结实实补了十五天。

补课最后一天结束,居然还有个结课考,出来之后,沈稚星望着飘雪的天,整个人都恍惚了,喃喃道:“人都补虚了……”

要知道去年这会儿,他俩的生活不要太滋润!

北京玩儿了一圈,回到苏州又是尽情玩,最后两人还一块儿去了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