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听了周瑜的话,当场表示赞同。
他随后问周瑜道:“只是曹操能在中原想办法征调徒附以为军用,而我们不能,此消彼长,对朕来说,是不是有些不利呢?”
周瑜言道:“在中原地区征调不可行,但不代表陛下不可以在别的地方行此法。”
周瑜的话让刘琦颇为好奇。
“公瑾此言何意?”
周瑜拱手道:“汝南诸县,是陛下刚刚所得,民心待收,不可定强策失人心,但陛下身为淮南之主,不妨从淮南征调民夫,用以为己用。”
刘琦皱起了眉头:“不从中原调人,而从九江和庐江调人,这就符合规矩,不会影响民心了?”
周瑜道:“臣之所以如此献策,乃是基于两点原因,一是九江和庐江离汝南较近,征调的人丁可迅速派往前线,不会耽误时间。”
“其二,九江和庐江昔日乃是袁术的地盘,袁术不懂得体恤军民,这些年弄的江淮之地民生凋零,黔首齐民流离失所,人不得安,地不能种,百姓易子而食,各地贼寇蜂起,直到陛下接手淮南,普及镇西稻,安抚流民,方使两淮安定。”
刘琦明白周瑜话中之意了。
“你的意思,是以朕今时今日在江淮的威望,可以行此事也?”
周瑜拱手道:“不仅仅是威望,更是如今江淮的形式,非得请陛下如此行事不可。”
“江淮如今是何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