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康成帝又讲到了李明定种冬麦晚稻的事儿,赵禛眨巴着大眼睛认真的听着,待康成帝讲完,这小子还一本正经的走上前到,抱着小手对着康成帝一躬:“恭喜父皇得此良臣,想来,我朝必将更加繁荣了。”

不意这小子竟会如此说,康成帝因问道:“你何故出此言?你知道这事儿?”

赵禛听得父皇之言,认真答道:“儿臣先前听老师说过,老百姓最看中的就是有饭吃。去年见父皇对李家舅舅上折子说道冬麦晚稻,父皇高兴的很。儿臣因此问老师,父皇为什么如此高兴。老师答道,这同一块地里可以接着种两样粮食,这样粮食产量就可以翻翻了。”

说到这儿,赵禛歇了口气儿才接着道:“今日听得父皇之言,儿臣就想,那老百姓吃的粮食有了,别得就会更好的。所以就这样说了。”

说完,轱辘着黑亮亮的眼睛看康成帝道:“儿臣就是这样想的,父皇,儿臣可是想错了?”

康成帝听完,哈哈大笑:“没错,没错,你老师教得不错,你学得也不错,哈哈”

笑完,康成帝看着李妃道:“禛儿你教得甚好,你有功劳,朕甚欣慰。”李妃忙道:“不敢当此盛赞,此乃臣妾本分。”

康成帝笑道:“当得的,当得的。”

赵禛听康成帝跟李妃说了一阵儿,站起来对康成帝做了一揖,道:“父皇,今天我还有几篇大字没有完成,我这就去做功课了,儿子先行告退。”

看着一个小人儿一板一眼的像个小大人一样,将康成帝萌得不行,本就疼小儿子,现在这儿子如此懂事知礼,更是高兴。

康成帝连连点头:“去吧,去吧。”

因着李明定之事才来的临月宫,现下再见到这样惹人疼的儿子,康成帝更是喜上加喜。对李家的感官前所未有的好,这李家的教养真不错,男的真做事,女的也很会教儿子。

因着主子满意,临月宫的气氛前所未有的好。

第二日,王得前又捧着圣旨来到了临月宫。这次态度更是恭谨,笑得更是真诚。

摆好香案后,李妃道:“公公请宣旨吧。”王得前笑着点头道:“那就开始吧。”

李妃跪下接旨,只听:“李氏明月自进宫以来,侍朕勤谨,教子有方现特晋为丽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