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

明定这边跟荣志生谈好,立即命书吏广发告示,让农户以户为单位登记要借的谷种以及要添置的农具、牲畜,到时去府衙指定的地点借贷。

农户看到这个告示,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是不是真的哟。有那胆大之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去报上名再说,反正也不搭草不搭料的,又不会掉块肉。见有人带头,慢慢的大家也都蜂拥而去了。

这边农户的登记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那边荣志生也命手下在紧锣密鼓的准备,样样的查看,银钱是否到位,粮种是否备好。这是跟新任知府的第一次合作,可不能掉链子。想来,知府大人也是要借由这件事打名声的。如果出了差错,这知府大人要是前仇新恨一起算那可不妙。

第八十九章

荣太太见自家老公忙得这不亦乐乎的样子,想着这次荣志生也没备什么礼就顺顺当当的将事情定下来,心里只嘀咕,这不会是李知府的阴谋吧,会不会是有什么黑锅要荣志生背?

荣志生听得自家老婆这样发问,答道:“你说的这个,之前我也有想过。但跟李大人接触了几次后,发现这人还真跟之前那些捞银子的官有所不同,还真是个想着做事的人。”

见自家老婆听得认真,荣志生接着道:“你看啊,这次跟府衙做生意,这李大人可丝毫没提出要为自己要什么不说,还拼命的给那些个农户扒拉好处。先前我担心是不是有什么隐藏的银钱陷井,回来我也跟帐房细细的算过一遍,还真没有,这次,这李大人还真是替那些个百姓出头了。”

荣太太听了,嘀咕道:“人总是要图点什么的,你说这李大人他不可能真什么都不图的吧。”

荣志生笑笑:“怎么可能真有什么都不图的人,圣人还讲究个名声的。这点我也跟那些清客说起过,想来,这个李大人不缺银子,缺得是名声吧。这次的事儿如办好了,到时这李大人的声望在江城地界儿那可不得了喽。”

荣太太还是为没送礼就办事儿的事情心有忐忑。这荣太太跟随丈夫的脚步多年,荣志生在前面开疆拓土,荣太太也是转战后宅多年,深知后宅交际好了,爷们在前面做事好做的多,甚而事半功倍。

于是,荣太太现在见天儿的在玉然面前刷存在感。荣太太辅助丈夫纵横商场多年,自然见多识广;玉然又是书中徜徉多年,也是知道的不少。

荣太太将现实中听到看到的话题跟玉然说起,玉然有时竟能跟自己在书上看到的对上,或者之前对书中不解之处,听了荣太太说得真实题材,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荣太太很是健谈,玉然也是话不少。荣太太为人大方开朗,玉然温婉睿智。两人说起话来,竟意外的投契,意外的有话说。

玉然在江城的太太堆里也算是头号人物,难得遇到个如此能说话的人。先前那些来知府府刷脸的妇人,要么太过阿谀奉承,要么太过畏缩,要么就是三缄其口,每次玉然不得不应付他们时,都累得慌。

说白了,玉然在江城是有点寂寞的,高处不胜寒的寂寞。现下,遇到荣太太这样的一个人正好解了这点不足。

见玉然已是跟荣太太第二次相约要去赶城隍庙庙会了,明定忍不住出声提醒道:“你跟这个荣太太在一起说话儿时还是要小心着些,可别说些儿要紧的啊,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