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对了,这件事安国公一直也想问姜瑶的。正好,他让人把姜瑶请过来。

姜瑶一进屋,发现郑国公跟裴林都在,不由心中惊讶,他们找她有事?

裴林不喜欢兜圈子,等姜瑶坐下后,他没寒暄两句,就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原来是马的事,姜瑶看向郑国公,难道郑秀珍或者郑成济没把这件事告诉他吗?

还真没有,郑成济以前在郑家也不受待见,现在好点,但他做生意的事,一般都不会跟郑国公说的。

郑秀珍也不想多事,便也没提。

姜瑶想了想,既然郑成济自己不说,她也不好把他说出来,便只道,“聊城那边不是有榷场?”有榷场,就会有交易啊!

裴林在聊城待过好几年,当然知道那边的情况,其它东西都有交易,可北疆的马,很难见到。

姜瑶这么说,大概是不想说,裴林也理解,谁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别人。

他只是想问姜瑶,“还能多弄到一些马吗?”他是否能帮上忙?

这件事姜瑶跟郑成济还真书信讨论过,应该还能再弄到一批马,不过以后会越来越难。一是,北疆对自己的马视若珍宝,二,什么东西也就刚开始值钱,等多了就那样了,雪风盐也是如此,所以以后再想拿雪风盐换马,基本是不可能的。

裴林听了大失所望,再弄到一批,顶多也就两百多匹马,就算姜瑶肯把它们卖给大齐的将士,也不够装备一个先锋队的,战场上所起的效果微乎其微。

说到上战场,姜瑶想到两年后北疆就会打过来,不禁也皱起了眉头。

对了,历史上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好像从汉代起,中原的马就一直不如别国的马。好像是杂交?再联想现代的一些东西,姜瑶终于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或许,还来得及!

“姨夫,你们是不是也试过引进北疆的马种了?”姜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