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辞从建安五年时就和我有联系,他能一路走到今天少不了你父亲我推波助澜。不然——”卫国公不屑一顾,“天下那么多有才华的学子,寒门子弟更是不计其数,晋徽帝能独独对他一个人青眼有加吗?”
“人啊,就是太贪心,他能赢得过那一届的人当上状元郎,谁能保准以后?日后还会有许多状元,他又算得了什么。”
晋徽帝刚继位的时候国力衰微,民间读书人少之又少。刘以辞那群进京赶考的读书人是建安年间的文人里较差的那批,因赶上了皇帝缺人的好时运才谋得了差事。
正因为如此,刘以辞才惶恐不安。他后来的那些状元各个才华斐然胸有抱负,自己能力不如人就要被挤下去,可是他不甘心。已经享受了两年官老爷的好日子,谁也不想把到手的富贵拱手让人。
这时候,卫国公找准时机‘雪中送炭’,至此刘以辞就变成了卫家安插在晋徽帝身边的暗线。
卫国公把刘以辞和卫家的联系简单的说了一下,卫舸得了命令,带着一小队人马快马加鞭赶去河安城。
朝廷如果派兵,长途跋涉而来必然会经过河安城休息整顿。卫国公占据了河安城,就是抢到先手,朝廷的兵马到了河安城如何处置还不是卫国公说了算?
出了汾阳城,卫舸带出去的人少了两个。
“都处理干净了?”卫舸表情淡漠。
“回公子,属下按照您的吩咐都办好了。”
卫国公不放心卫舸一个人去汾阳城,特地派了一个人跟着五公子前去。
“把东西带去五华道。”卫舸吩咐完,就带着人继续赶往河安城。
卫舸赶到河安城门外,却被守在城外的一个人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