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作为老小区十几年的“原住民”,甄思安向来不会错过这等热闹,于是忙不迭地赶了过去,一下子就挤进了人群中。

眼前是两张大长桌,上面零散地放了些纸和笔,似乎是在登记什么信息。

“思安啊,来来来,找找你家。”对面坐着的于奶奶看到甄思安,赶紧把桌面上两张纸递到她面前。

于奶奶,居委会的志愿者。

因为退休多年闲来无事,近两年特别热衷于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活动,因此收获了一众好人缘。她本人尽管已经年近七十,但记人记得特别准,记事也记得特别多,在居民活动中向来是个大能手。

甄思安拿起表格一看,表头上面印着“家庭人数,参与人数,具体食量(以个为单位)”等字样。

连食量都要填写?这是——?

“这是要干什么呀于奶奶?”甄思安面露不解。

“元旦包饺子,前年不是已经办过一场了嘛。”

元旦……饺子……

记忆瞬间涌了上来……

甄思安嘴角略略抽搐,弱弱地问:“……还、还办?”

前年,办过一场元旦饺子宴,在当时的确算得上是社区活动的一次大胆尝试。

尽管这是一个老小区了,但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却并没有因此而退衰败,反而时不时想要创新甚至拓展一下他们的职能范围,为广大居民提供更进一步的温馨服务,于是,“元旦饺子宴”诞生了。

犹记得那个寒冷的冬夜,小区从东到西摆了四个饺子摊点,免费给住户发放由居委会人员和志愿者们(大都是小区里的大爷大妈)手工包成的水饺。然而,因为当时没有做好相关通知事项,导致很多人不知道有这个活动,大家照旧一下班就往家里赶,使得很多水饺没有送出去,白白在冷风中凉透了大爷大妈们的心。

那么这些饺子最后是如何被解决掉的呢?

——业主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