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臻把整块儿织物从小树枝上拆下来,就这火光仔细检查有没有倒刺儿或者不平整的地方。

说实话,这东西真的有一种原始的美感。

也许是因为这是此时此刻难得的人类手工产物,也许是因为它整齐且有规律,总而言之,这东西虽然又原始又粗糙,但是现在在秦臻眼里,它美的惊人。

一大块儿织物上有十二个小鞋底。

横四竖三,每块儿鞋底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

间隔的地方就不是芦苇杆和芦苇线做的经纬线交叉,编织好的样子了。

而是只有单独的经线或者纬线。

这个间隔的距离也不是随随便便留出来的。

秦臻是有规划的。

纵向经线的间隔比较短,从中间割开之后,只要两两打结,给鞋垫收个口就行,没有其他的作用。

但是纬线不一样。

纬线是需要兼顾鞋带儿功能的。

现在这个环境下,想做出什么靠谱的鞋带儿暂时是不可能的。

所以秦臻在最开始,就打算在鞋垫的两边,把芦苇杆做的纬线留出来一节。

这样,就不需要什么鞋带儿了,穿鞋的时候,直接系芦苇杆就行。

当然,这需要秦臻先教会族人们怎么系带子。

鞋意外的不错。

秦臻已经带着大家把四块儿织物变成了分开的四十八个小鞋垫。

她现在正在试穿。

有点像亚麻拖鞋的脚感诶!

秦臻踩上去之后,觉得格外惊喜。

居然不是她想象中的那样硌脚,反倒是觉得挺柔软。

也有点像凉席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