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之前每回去集市,她都是和赵叶一起行动的。此时要单独去邮局寄稿件,还要不被别人发现,那么改口成寄给家里的信,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赵叶一听,立即不再追问:“原来是这样。”她又想起在农村的婆家,忍不住叹了口气,“咱这家里的啊,不管也难管也难。每回写信过来就是要我家守业寄钱回去,从来都不会问我们这情况过得怎么样。过年回去的时候就指望着我家买东西,成日里闹心。”

许晚秀回想起赵国强那个家,心想着不能对比,一家比一家离谱。都说有了后娘就有后爸,赵国强从来没有收到来自他爹的关怀,好在他自己也够立得住,除却每月的固定孝敬,多的是一分也不会给。

她也不想瞎掺和别人的家事,最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因此只是笑着说:“这些都是我家那位在处理,我和那边也不太熟。”然后便不动声色地转移了话题。

两人到了集市附近的下车点,许晚秀和赵叶说过之后,便一个人走去邮局。这手中捧着的包裹才是这趟出来最为重要的事情,不先处理了的话,总觉得不踏实。更何况提着包裹去买东西,到时候左一袋右一袋,再来邮局也是不方便。

说来也是碰巧,再次感谢这集市附近的功能完善。许是为了满足部队的人想家寄信的需要,这集市附近除却供销社、粮油铺,还有平时很少见的邮局。她问清楚路线后,就直奔邮局去了。

“同志你好,我要寄信。”许晚秀站在那小铁橱窗口前,出声和里头的人说话。小铁橱窗口里头坐着个姑娘,她立即回道:“这个你填一下。”说完递出来一张纸。

许晚秀接过,就这那里的纸笔开始添写报社的地址信息。将邮递编号、地址那些填写好后,她递回给那姑娘:“同志我已经填好了,辛苦你了。”说完把两个信封递进去给她。

一个信封是正常的厚度,薄薄的,像是家书;另外一个信封就过于厚重的了,用手一摸就知道里头是一大沓纸。

里头再次传来那姑娘的疑惑声:“同志,你确定两个都要寄到同样的地址?都比较重,要加收两分钱。”

“对的没错,辛苦你了,就是这么多。”许晚秀回道。

那姑娘也是个热心的,许是难得有人来寄信,她也多了几分耐心说:“这样吧,我拿个大点的信封把你这两个信封袋放一起,买一张邮票就好了。”

一开始分成两个信封也是为了将那篇文章和那篇故事区分开,只是家中没有更大的信封,要不然许晚秀早就将其塞到一起去了。此时听到那姑娘的话,她立即笑着应道:“那敢情好啊,多谢同志了,你人真好。”

那姑娘显然也是头次被人这么夸赞,隔着小橱窗都能瞥见她微红的脸,热情地帮许晚秀搞定了剩下的事,贴好邮票后,告诉她多少钱。

许晚秀还了钱后,神清气爽地离开,转身回集市那去买东西,这一回买的可就是十天的量。赵国强的观念也是特别的先进。他不愿意亏待许晚秀,也不会亏待自己,不说吃得多么丰盛,起码不用省吃俭用。至于钱的事,能攒多少是多少,以后总还是能赚的。

所以每回家里买的肉菜等都吃得特别快,所剩不多了,所以许晚秀这回也是要大采购一番。她走进集市,买了点猪肉、鸡肉,又买了将近三斤鸡蛋,还有一些杂粮,调料等。

最后又在集市里走了一圈,见到那卖鱼的农夫,她走过去问:“老伯,我想问问这里有没有卖河蟹啊?”这个时代的人对海鲜的开发仅限于鱼,很多人还嫌弃太过于腥,只是苦于没有猪肉那些吃,勉强吃点鱼肉开开荤。

至于河蟹虾那些,更是少有人吃。大多是村里的孩子想吃肉了,就下河去摸些河蟹上,勉强用开水一烫,当做开荤一顿。因为没有正确的处理法子,稍微家境好些的正经人基本是不会吃这些的。

那位老伯是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长得周正,穿得靓丽的姑娘一开口,就是问那少有人喜欢的河蟹,他憨着声音回道:“姑娘,这东西不好吃的,我们也是摸不到鱼的时候才会把河蟹拿过来碰运气,今儿是没有的。”

“好的,谢谢老伯。”许晚秀笑着道谢,转身离开。她这特意饶了一大圈来问着老伯有没有卖河蟹,也是为拿出系统空间里头的大闸蟹做准备。

她提着买好的东西到集合点那,赵叶早就在那等着了。她瞧见许晚秀赶忙招手示意她过去,在那留了个位置给她。“你那信寄出去了吗?”赵叶关心道。她和许晚秀出来了几次,已经不会被她的大手笔吓到了,这回倒是担心她自己一个人头次去邮局寄信摸不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