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雪愣怔住,反应过来面色红红的说:“祖母,这事我,我担心我办不好。”
她看了一上午钟老夫人老练从容的安排内务,已经自觉自己处事能力不够,忽然被交代做事,一时有些慌了,怕自己做的不好,也没有处理这种事情的经验。
钟老夫人见她心神忐忑,却很坚持的道:“你担心是正常的,可再担心也得去办,难道你想让祖母拖着这副年老的身子去,就不想为我分担一些事务?”
胭雪唯有答应下来,“想的。”
钟老夫人:“不用怕,若遇到难事,实在处理不好,你就回来,祖母同你一起商议。”
胭雪懂了祖母要锻炼她的心思,沉重的点了点头。
午食过后,她同春月含山出了府,身边还跟了两名太守府里的护卫,张管事同她介绍城中分布的施与汤药的棚子,共有八处,每隔三日施行一次,药材来处大头出自沈家药行,小头则是一些小药商。
这回就是小药商出了问题,太守府牵头收购的用来救济流民的药材价格统一压的较低,大药商应付得起,小药商开始还好,后面便开始加入别的药材替代好的,反正熬成了汤药都是一个味道,一般人也闻不出来,有疑问的也会被以熬制方法有变为借口挡了回去。
流民更是不会在意,连家都没了,能有口饭吃还有汤药治病,不期望其他的。但一码归一码,小药商失信就该被追责。钟老夫人还担心的是,怕就怕时日一久,药材配方变了,对人身体有害,是药三分毒还以次充好,真要害了人,就是太守府的责任。
在灾棚附近,胭雪哪见过这样的场面,衣衫褴褛的人不在少数,她一路走来,要不是身边带的有护卫,有些心怀不轨的流民怕是要冲上来问她讨要钱财。
张管事提议,花钱找个流民买一碗他手中的汤药来,带回去与沈家那边施与的汤药作比较,胭雪看排队的里头还有人为了一碗汤药打起来,很快守在边上的护卫呵斥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