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家修车店时,突然被人叫住,“四妹,没上班?”
白露珠回头,看了到几日不见的于锦康,顿住脚步,“三姐夫,什么时候回来的?”
于锦康掏出一毛钱纸票递给修车师傅,推着自行车走到她身边,“我第二天就回来了,你三姐可受大罪了,那村子正在扒大河,每天一大早五点就得提着锨上工,住的是黄泥大通铺,吃的是杂粮窝窝头,每天能有一顿水煮大白菜就算好伙食了,一丁点油水都没有,前两年下乡的知青都饿得干巴瘦。”
吃到一半,点了一支烟叼在嘴里:“我走的时候,你三姐眼睛肿得像核桃似的,听说哭了一夜,这年头,思想觉悟这么高的女人真是少见。”
最后一句话看似夸赞,实则嘲讽,白露珠自然听出来了。
她不关心堂姐到底过的什么日子,倒是想知道于锦康真正下乡的目的达到没有,状似不经意问:“那边有三姐熟人吗?日子这么苦,要是没一个相熟的人多多照顾,能坚持得了一年吗?”
于锦康吐出一口烟雾,眼神慢慢变冷,“我给大队书记和生产队长各送了一条大前门,请他们好好照顾你三姐,日子嘛,自己选的,下乡哪能不吃苦,要是不苦,商品粮哪会那么吃香,你说是吧?”
这次去没发现有什么不对劲。
柳叶村太穷了,他借住在最富裕的村支书家里,光秃秃的床板铺着稻草,连条被单都没有,更别说被子了。
要不是他穿了一件军大衣过去勉强当被子盖,夜里能被冻死,他倒是想多待两天看看到底有什么蹊跷,实在忍不了条件,只能赶了回来。
除了给村干部送了烟,还收买了一个人,答应给他一个月五块钱工资,补贴发电报的钱,半个月一次给他通知消息。
给村干部送烟,也不是为了让他们多照顾白珍珠,还是让他们好好折腾折腾她。
走的时候他留了话,平时一定得看紧了,尤其在道德方面,要真出什么丑事,一定把他们整个村闹到人民日报,让全国人民都知道。
白露珠懂得男人要脸面,明明有所怀疑却丝毫不透露,问了也白搭,转了话题:“三姐夫都给干部送烟了,想必三姐的日子一定会好过很多,不愧是厂里隆重表扬的模范好男人。”
提起这事,于锦康露出一些真心笑容,有了这个名号,厂里提干的反对意见都少了不少,这段日子也没算白忙,“四妹,平时有啥事尽管跟三姐夫说,能帮上忙的绝对百分之两百帮,不会有二话。”
白露珠客气一笑,说了几句告别寒暄的话,两人从四岔路口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