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月心里是知道这些的,可她从不过问母亲的事情,对那些流言蜚语也充耳不闻,日子似乎这样也能过得去。但时间久了,那些饱含深意的眼神和人群里飘出来的窃窃私语依旧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她。
认识小呆是因为彼此间的感同身受。
高长月太熟悉那种眼神和肢体动作了,她们是一类人,细心、敏感,也极度缺乏安全感,都是在没有树荫庇护下长大的孩子。只不过有的人藏得深,比如高长月;而有的人藏不住,比如小呆。
小呆的奶奶在巷口摆摊已经二十多年了,在认识小呆之前,高长月每天都会经过那处摊子,偶尔也会要一碗馄饨,就站在路边,吃完后赶着去学校。
那个时不时蹲在馄饨摊后面埋头洗碗的身影,从来没有引起过高长月的注意,直到有次和她一道回家的同学眼尖,认出小呆来,拉着她小声说:“那不是我们学校的年级第一嘛!”
那一年,她们都念初三。
窃窃私语是种很可怕的现象,当你认为你已经用了极度小且不被所议论之人听到的声调说话时,那人其实是有感觉的。就算她听不清说的是什么,可心里就是知道自己在被议论,甚至还会把你所说的内容往更糟糕的方面想。
当时高长月顺着同学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正好对上小呆从厚重刘海下抬起来的视线,对视不过一秒,蹲着的人立马低下头,重新把视线藏在厚厚的刘海下,两只纤细的手臂环抱着小腿,手里洗碗的动作变得越发麻利。
这种场景高长月太熟悉了,还有那句“那不是……”开头的议论。
“那不是高满家的女儿嘛”,这句话她听过太多。
是高长月先去接近小呆的,怀着最真挚的心靠近,然后得到小呆的回应,最终两人建立了坚不可摧且极其真诚的友谊。
高长月的成绩向来都是班里不上不下的水平,可小呆不一样,初三的下学期,学校换了新校长,每月一次例会,对年级第一的同学提出表扬。小呆的真名就是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叫出来的,像是埋下的一颗深雷,被人踩踏的时候猛然间炸开。
校长穿着西装在台上站得笔直,他举着话筒点名表扬:“咱们初三二班的史珍香同学,特此表扬……”
台下反应快的同学已经笑成一片,反应稍慢的连忙悄声向旁边发问:“什么什么?史什么?”
“史珍香,屎真香呀,哈哈哈……”
这个名字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在年级榜单上,可文字远远没有念出来的话语有影响力,尤其出自校长之口,并且是在全校大会上。台上的人高举着话筒继续着自己的讲话,并听不到台下的窃窃私语,可站在一旁捏着奖状的小呆,却默默低下头,让人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
高长月周围有三两个平时就很矫情做作的女同学,在所有人都已经逐渐淡忘之后,依旧在嘲笑这个名字。她最终没忍住,呵斥道:“李青、何晓婷、施玉,你们的名字取得这么好,怎么就不见哪位能挤进年级前百的榜单?别人不取笑你们就不错了,你们还敢张着嘴巴说蠢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