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怔怔地坐在灶间,连丈夫进来都没察觉,文老师根本没注意她在神游,只顾说道:“英子,年前在省城买的老字号糕点放在哪了?”
回过神,陈英随口答道:“橱柜里头。”文老师扶了扶眼镜框,仰头打开柜门,踮起脚拿出两包糕点。“你拿糕点干啥去?”糕点陈英连儿子都没舍得让他吃,那是她买了大年初二回娘家用的。
“去夏老师家拜年,人家啥也不缺,就两包糕点还能拿出手。”他拿着糕点就要出门,陈英突然像疯了一样,冲上前夺下他手里的糕点,声音变的尖利:“谁让你去她家拜年的?人家不缺东西,你还巴着去送,叫我的脸往哪搁?”
“巴结?你想到哪去了,这叫人情关系,人家夏老师过两年就调到教育局了。我不得趁着现在走走关系?难道做一辈子的民办教师啊。”
陈英手里的糕点“啪”地掉落在地上,夏老师是谁?当年夏老五家是村里破落户,没有谁瞧得起他家,当年她和夏四珍陈秧关系好的时候,夏老五跟着她的屁股后头,亲热地喊她英子姐。
现在轮到她要给他送礼拜年,陈英有些颓废地坐在凳子上,两眼有些发直。文老师心疼地捡起糕点,轻轻地摇晃了一下,还好,里头没有碎。
他安慰陈英:“听说陈秧明年出嫁,你到时候和我一块去送个人情,以前的事你也别老是絮叨了,人家也没有做啥对不起咱的事。”
好几年,每有陈秧的事,媳妇都要嘀咕,刚开始他也认真听着,听多了就觉得不是那个味。
她们两人之间的“恩怨”,全家人都知道。陈英没做声,文老师说中午回来吃饭,拿起糕点就走了。
“她要出嫁了,我还要装着笑脸去祝贺她,男人没用怪我?”陈英喃喃自语,正好被她婆婆听到了,“英子,别怪我说话直接,这些年你是咋想的我可看在眼里。我儿子是没啥本事,可是你也不能怪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