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页

“公子易容改装的本事……真是出神入化!”卓九思早已见识过张景澈易容的能耐,此际仍是叹为观止,“只是要委屈公子,在隔离营帐里暂住些许时日。”

张景澈笑了笑:“无妨……辛苦卓将军一人独撑大局了。”

卓九思连道不敢,就算他是西北大营副将,此刻也不敢在张景澈面前拿大。卓九思很清楚,大殷能在这场战事中掌握主动,张景澈居功至伟,此人已经是西北军中的一根脊梁,万万不能出事。

与此同时,潜入草原的定边侯毫无意外地遇到麻烦——所有人都知道,远途伏击最大的困难不是与敌人面对面的交锋,而是如何从偌大的草原中准确寻到狼窝。北勒人逐水草而居,他们的王庭会随着季节变动而不停迁移,有经验的斥候可以根据蛛丝马迹寻到大致方向,但是谁也不敢打包票说,一定能追踪到北勒人的方位。

此时已入九月,要不了多久,骤降的气温会给深入草原的西北军带来大麻烦。更重要的是,他们随身携带的粮草有限,纵然可以猎杀野味补充口粮,对一支足有两万人的军队而言,终究是杯水车薪。

当晚扎营时,斥候寻到一处水草丰美的地方,驾轻就熟地立起帐房。杨帆蹲在岸边,掬起河水洗了把脸,正要往嘴里送,忽然想起不久前九死一生的大病,只得悻悻撒手。

一旁的梁宜知情识趣地递上水囊:“大帅,这里有烧开的干净水。”

杨帆揭开囊塞,仰脖灌了小半袋:“粮食还剩多少。”

梁宜方才已经清点过一遍,此时有条不紊地道来:“按目前的情形,最多能支持十日……大帅,咱们跟北勒人耗不起。”

杨帆沉吟片刻,唤来斥侯:“怎样,追踪这么些天,可找到北勒人撤退的方向?”

斥侯面露难色:“回大帅,属下确实在这条路上发现牛羊经过的痕迹,但无法断定是否是北勒王庭所在……倘若大帅许可,属下想带两百骑在前探路,定要找到北勒人的老窝!”

杨帆正要开口,旁边突然有人道:“若要追踪北勒人的老窝,在下倒是有个法子。”

定边侯回过头,只见提着水囊走到近前的是徐慎。

徐慎出身幽云卫,当年张景澈叛离京城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追随,多年下来,已经是张景澈亲卫第一人。此次杨帆深入草原,张景澈派出徐慎,既是因为火铳队是他一手训练,也是因为此人追踪探路的能耐堪称出类拔萃。

杨帆道:“徐先生有何见教?”

徐慎连道“不敢”:“主子当年远走西域,穿越茫茫大漠时,好几次险些迷路。他回来后吸取教训,花大价钱训练了一批猎鹰,专们用作探路……”

杨帆的眼睛登时亮了。

鹰隼不比人力马匹,一日可翱翔千里,视野所及远在斥侯之上——只是猛禽桀骜,驯养费时费力,只有王孙公卿才有这个耐性,千辛万苦熬出一只,当然舍不得用于军中。

张景澈却没这个顾忌,专门拨了人手驯养猎鹰,闲时狩猎、战时探路,倒比随身携带的舆图好用些。此次深入草原,他担心路途难行,特意让徐慎带了十只猎鹰,此际正好派上用场。

杨帆幽幽一叹,心想:欠这小子的人情,这辈子都还不完了。

放出去的信鹰于次日傍晚折返回来,那是一头海东青,展开的双翼足有半丈来长,最难得的是通体纯白,不见半丝杂色。

北勒人对海东青极为看重,认为它们是长生天的使者,通体纯白的海东青尤其难得,一只的价格足够买下一座城池。只是谁也没想到,丝路商魁的手笔如此之大,居然驯养了一头价值连城的纯白海东青。

杨帆接住远道归来的海东青,巨大的猛禽似是得过提点,对定边侯异常亲昵。它温驯地收拢双翼,停在杨帆举起的右臂上,偏头打量他片刻,继而在他脸上轻轻贴了下。

定边侯一颗钢打铁铸的将军心瞬间化了。

“果然是鸟随其人,跟他主人一样讨人喜欢,”杨帆眉开眼笑地想,“都说海东青性情凶悍、难以驯养,真不知他是怎么驯出来的。”

海东青用爪子抓挠着定边侯的臂缚,杨帆留意到它脚爪上沾了血迹,爪缝间甚至残留着一小片皮毛。杨帆用匕首挑起毛皮,拿近了仔细端详,眼底闪过一道光。

“是北勒战马的马鬃,”定边侯肯定地说道,“这只鹰追踪到北勒人的老巢了。”

徐慎紧绷的背脊松弛下来,梁宜长舒一口气。

海东青在定边侯手臂上不停抓挠,时而用利喙叼起衣角。杨帆先是不解其意,不过很快,他反应过来,从怀里摸出一个油纸包,取出肉干喂到海东青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