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这事儿他本来就不占理。
皇帝硬抗了几天,正觉进退两难,现下听任永年提出了这样一个两全之法,虽然没能给予生身父母追封,但内里却给了实打实的好处,与此同时,也给了僵持着的君臣们一个台阶,双方都体体面面的将这场争论结束……
这时候不就坡下驴,更待何时?!
皇帝眼底透出浓浓的赞赏来,欣然颔首道:“魏公所说,皆是金玉良言,朕岂有不纳之理?”
言外之意,便是暂且不执着于追封生身父母,而是要给予他们实打实的好处了。
群臣听得出皇帝未尽之意,心头着实松一口气,神情释然,齐齐跪地,口中山呼万岁。
皇帝登基数日,除去最开始举行登基大典那日,再没有得过这样整齐且心悦诚服的叩拜,眼见百官俯首,毕恭毕敬,心头快意又岂是言语所能形容?
他坐在御座之上,却仿佛身在白云之间,飘飘然抬起手臂,微笑唤起:“诸位卿家平身。”
百官应声而起,眉宇间或多或少的透着轻松与惬意,只除了一个人。
皇后的胞弟,江光济。
让皇帝嫁女母家、又或者是令皇子迎娶其母家之女,这可真是个好主意。
一来皇帝和百官各退一步,都得以保全颜面,二来皇帝母家真真切切的得到了好处,受到损害的也只会是嫁过去的公主、又或者是迎娶那家女儿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