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说什么?”阿克莱问李朝阳。
李朝阳悄声翻译着盛子越的话,听完之后,阿克莱与弗兰罗德也对京都大学这种尽全力保护历史建筑的无私行为十分感动,安静地倾听着。
大家都在等一个答案。
这一刹那,盛子越的思绪飞到了小时候三舅陆星华填报志愿的那一晚。
父亲说他的老师在一个明月当空的晚上,召集班级同学一起赏月吟诗,当那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吟诵而出时,所有同学都为季老师风采所迷。美妙的古代诗词扎在父亲的心田,也引领陆星华选择中文专业。
为什么那么努力?因为心中有光。
那一束光,是传承、是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根。
盛子越的目光掠过在场的所有人,缓缓说出一直埋在心底的话。
“这世上,总有一些事,哪怕困难也要去做;哪怕无名无利也要去完成;哪怕没有回报也要去付出。
为什么呢?
因为理想。”
理想?
听到这个词,李朝阳、郭青石、叶薇以及苏灿、张明扬、吴宏这几个京都大学的师生都面色凝重,面孔微红,鼻翼微张,呼吸急促,整个人都陷入一种狂热的兴奋感之中。
读书人哪个没有理想呢?
“盛子越说得好!人这一生,总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李朝阳夸完盛子越,转头为阿克莱、弗兰罗德翻译她刚才所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