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

就连他一直惦记的那档子事儿也因完成功课时候太晚一拖再拖。

夏日炎炎,整个清河县似乎也陷入了沉闷当中,穆太太取出弟妹贺氏与弟弟贺文蓝的书信,笑着与穆老爷道,“二弟和弟妹听闻昭昭恢复很是高兴,又知他跟随表兄读书更是欣慰,还给寄来许多京城才有的书本,昭昭瞧见定然开心。”

瞧着发妻柔和的神色,穆老爷识趣的没提醒她穆唯昭不喜欢读书的事。他们儿子见到这些书本只会头疼不会开心。

早在十几年前开蒙时穆唯昭被夸奖有天赋不假,但这十几年间穆唯昭每日玩乐,哪有什么耐心坐的住。若非朱夫子严厉,还有薛云珠盯着,他儿子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穆太太犹自高兴道,“二弟信中建议我们到京城去瞧瞧大夫,还问我们要不要到京城开铺子去,你怎么想的?”

小事上穆太太便能做主,但这涉及到大事还是要穆老爷拿主意。

穆老爷思索过后摇头道,“我倒觉的去京城的事不急,早年不是没去瞧过,显然昭昭的问题不是大夫能够治得好的,现在他瞧着已经稳定,又跟着表兄读书,若真如表兄所言,秀才试也要在原籍考,来来回回也不及时还耽误时间。”

闻言穆太太犹豫,“可是……京城不也有夫子?他这么多年未读书,即便科考总不能明年参加吧?”

“那你觉得换个夫子能管得住他?”穆老爷笑了起来,“别瞅着他现在每日读书很勤奋,其实都是表兄和云珠的功劳,我去偷偷瞧过几次,昭昭并不喜欢读书。”

对于儿子,穆太太以前觉得亏欠,这些年来对穆唯昭也是多为纵容,一听穆老爷这话,穆太太直接就道,“那不让他读了,咱家又不是非得考取功名,何必辛苦。”

以往对发妻得话穆老爷颇为听从,但这次却不答应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虽说朝廷不禁商人科举,但对商人还是轻贱,昭昭有天分,难得又有懂事得儿媳,如何不坚持。表兄也说了,剩下这半年多努力一番,过了年未尝不能去试试秀才试。”

“可是……”

“没有可是。”穆老爷皱眉道,“如今咱们还算年轻还好些,等咱们年纪大了这一摊子昭昭就有耐心管了?咱们不能陪着他一辈子,还是得他自己立起来才行。而且我观察他虽不喜却也在坚持,咱们做父母得自该鼓励,莫因为一时得心软就让他堕落了。哪怕他中不了举人,中不了秀才,只读书识字明理也总归是好的,去京城天皇贵胄的多,咱们去了什么也不是,咱们倒了罢了,如何能让俩孩子也跟着受委屈。自己奔出前程咱们再去给铺路比什么都强,他若中了秀才,那咱们一家就往府城开安家落户去,若中举人咱们再去京城不晚。”

穆老爷难得驳了穆太太,穆太太叹了口气道,“那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穆老爷温声道,“而且去京城哪有那么容易,咱们家有些余钱不假,但到了京城可不是那么容易立稳脚跟得,二弟虽然当官,可到底只是五品官,京城最不缺的就是官和权贵。稍有不慎便是一家老小不保。而且这话是弟妹说的,二弟却未提此事,这其中的问题你便没有想过?”

如此一提醒穆太太也忍不住去想,之前弟妹带着儿女来参加喜宴便一直劝说他们一家去京城,但二弟却绝口不提此事,显然中间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