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愕然抬头,其他同僚亦是满脸诧异。
从他们接触沐惜月以来,她皆是一副温文儒雅的模样,就算他们不小心犯错,她都是温声提醒,从不会苛责于他们。
这事纵然做得不对,但初心是好的,且未造成恶劣的后果,无论怎么想都不该责罚他。
同僚想着求情,沐惜月先一步止住他们的话,“依律杖责一百。”
杖责一百,即便是身强力壮的成年人受罚后每个十天半个月都难以痊愈,更何况是一心研究医术的年轻太医,素质当然比不上常年锻炼的人。
“沐太医,这正是用人之际,您不如给杨太医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让他多看一些病人。”李太医也觉得不妥,站出来实事求是地建议。
沐惜月看向李太医,安抚地露出一个笑容,示意他不要担心。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过是顺路的事
尔后才转头对杨太医道,“受完罚过来。”
言外之意便是受罚归受罚,该做的事他还是要做。
四下惊骇,连情绪平复下来的百姓都诧异地望过来,视线在太医们之间来来回回,欲言又止。
倒是有几个从头到尾都比较理智的百姓主动道,“沐太医,杨太医也是为了大家伙好,您莫要责怪……”
“做错了事,就要受罚。”沐惜月不为所动,淡淡地回答,甚至没有看那百姓一眼。
“这……”百姓们面面相觑,再多求情的话都堵在嘴边,惶然低头。
一来一去之间,杨太医已然接受了现实,明白已成定局,默默地伏身大拜,随即起身跟着侍卫去领罚。
病人还是要救,传染速度虽然慢下来,但每日送进来的病人仍然络绎不绝,县府早已人满为患,若不及时采取行动,只怕好不容易得到控制的情势又会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