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页

隔壁有一对中年夫妻,做的是水果生意,他们也是外地来海城谋生的,没有海城户口,有个孩子在公立学校当借读生。

听说梁飞英是个单亲妈妈,还想让孩子上私立学校,李彩兰瞪大了眼睛,“私立学校开销很大的,而且还得找关系,你没关系的话可不一定进得去!”

有没有关系不就是看花多少钱嘛。

梁飞英觉得孩子教育方面这笔钱是不能省的,没钱可以去赚,错过了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才是追悔莫及。

她笑了笑,“可是借读生也是有名额的吧,我听说附近的小学名额都满了,走借读生的程序也挺麻烦的。”

李彩兰道:“这有啥麻烦的,去你老家给孩子把学籍转过来,那边交上学费,这边再交一笔借读费,也就行了……”说到这里,她压低了声音,“而且,我说句不好听的,你一个单亲妈妈带着孩子,上私立小学负担太大了吧。”

她看着梁飞英租这么便宜的房子,知道梁飞英条件不会太好。

这些道理梁飞英都懂,让梁笑去公立学校当借读生,她也是考虑过的,但她这辈子想好好培养女儿。

上辈子的梁笑外语很出色,经常被公司外派到海外,可是她的口语一开始是不过关的,为了能练好口语,她每天晚上熬夜到很晚,在家里跟着语音一遍又一遍的练,嗓子都哑了。

梁飞英觉得这样太辛苦了,所以就想趁着孩子还小,让她早点适应外语环境,今后也就不需要花那么大的力气来学习。

像是私立学校,就有不少是双语环境教学的。

不过,梁飞英看得出来李彩兰是好心在劝,十分领情道:“我知道的,李姐,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李彩兰心里也就舒坦了,她本来还以为梁飞英租着这么便宜的房子,却想花大价钱让女儿去上私立学校,是心里存着攀比,要打肿脸充胖子。

这样的人她见得多了,也是正常的事,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息点呢。

她见自己劝不动梁飞英,也就笑了笑,说道:“你要真有能力送孩子上私立学校啊,我也就不劝了,咱们外地人多少有些不受欢迎,有些老师对借读生也确实没那么上心!”

两人又说了会话,梁飞英这才回去,气氛还是挺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