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页

要不是周彦琛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把这一切说出来,只怕没人会去关心真相是如何,也不会知道身为杀人犯的儿子,会遭受怎样不平等的待遇。

正如周彦琛所说,谁也没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

梁飞英这段时间也去打听过周彦琛父亲的事,在得知真相时,她对周彦琛的身世十分同情,却没有选择告诉梁笑。

因为在她看来梁笑还太小,可能无法理解这件案子的真相意味着什么,正如周彦琛的那些同学,即使知道了案情的真相,也不会停止对他的排挤与欺凌。

所以,这些事必须说给成年人听,成年人的行为会间接影响到那些孩子。

梁飞英本来打算趁着家长会的时候,去五年1班为周彦琛说几句话,让他们对孩子多一分宽容,不要赶尽杀绝。

因为在打听中她还得知周彦琛和失明的奶奶相依为命,虽然有亲戚的援助,但依然过得十分拮据,转学恐怕会给这祖孙两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

梁飞英也没想到,自己还没开始行动,周彦琛居然已经用更好的方式,让所有人都了解到了事实的真相,从而进行反思。

她忍不住问起梁笑,“这个主意,是不是老师给小周出的?”

梁笑却摇了摇头,“不可能吧。”

因为周彦琛的这篇演讲稿,她很早之前就见过了。

周彦琛天天跟着她上下学,然后拿笔记本和她交流,她当时注意到有其他页面透过来的字迹,标题就是《我的爸爸》。

她对这几个字眼印象深刻,却没往更深处去想,以为是老师要求写关于爸爸的日记。

这说明,这篇演讲稿完完全全是周彦琛自己写的。

后来,她还看到周彦琛频繁出入校长办公室,想必就是为了能在校庆上演讲这篇稿子。

以她对周彦琛班主任的了解,那是个思想有些顽固的老师,对周彦琛一点也不关心,又怎么会给他出这样的主意呢?

当然,这些也只是猜测,真相如何只有问了周彦琛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