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王国狼子野心,绝不可能白白让出三郡并且封王。或许他们真的曾经这么允诺过,但两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谁要是相信阿曼王国真的会履行口头承诺,那绝对是脑子进水了。
陈武能统领偌大的太平军连战连胜,显然不可能那么天真。
思及这点,方安迅速回过味来,他知道陈武多半是故意这么说来压价。但现实却是,帝国别无选择,不得不承受这样的讹诈。万一太平军真的投降了阿曼王国,里应外合让萨拉丁的军队席卷东南三郡,连大青关都落入南蛮子手中,那帝国在整个东南的局势就真的崩盘了。
心里发苦的他,最终还是咬牙向陈武再度做出了让步。
一番争议后,两边约定:陈武这个松江总督,拥有对松江郡各级官员的一切任免权,但具体任免之前需提交帝国中枢报备,经过批准后方能生效。
实际上就是一个遮羞布。
帝国就算不批准,陈武直接把人安排到位置上,鞭长莫及的帝国又能如何?
两边都知道这点,所以哪怕有了这么一层面子,方安的心里也丝毫轻松不起来。接连在两条上做出如此巨大的让步,他几乎可以想象得到,自己这趟回去后要掀起多大的波澜、又要招来多强烈的指责和弹劾了。
就算最终招安成功,他此行也没有半点功劳可谈!
可是,为了维持东南的局面,这个锅他必须得背。
敲定了这分歧最大的两点问题后,两边又就太平军易帜、南下出兵、帝国在大青关外面驻军的数目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些相对没那么重要的点上,两边达成一致的速度就快多了。不管是陈武还是方安都希望招安能够尽快落实,所以只用了半个晚上时间,就基本敲定了大致框架。
基本上,只要帝国中枢那边批复,圣旨传出,太平军这边就会立即行动。争取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初步完成对太平军的整编和落实帝国规制。并视南面战局的发展,在必要的时候南下出兵。
同时,帝国在大青关外百里内的驻军,数量不能超过两个师团。
这些东西确定后,剩下的支末细节,比如对原投降官军士兵和文官的处理、太平军主要将领的封号和待遇等条款,就可以统统交由下属们去讨论。方安看上去还有点不甘心,想要让陈武明确一个具体的出兵时间、出兵数量和大概计划,却被陈武以夜深人疲为由,拖到了第二天。
这样其实也好。
方安风尘仆仆赶来,刚到登州就跟陈武商量了半夜,也是疲乏得不行。回去休息一夜后,第二天起来,他申请拜访了被软禁的松江前总督尉迟昌,又在士兵的保护下在登州城内转了一圈,评估着太平军的力量。一直到了天色快黑的时候,才再度收到了陈武的召见。
这是一场规格极高的晚宴!
除了方安这位特使外,就只有太平军的几位高层参与,就连那些登州城内想要宴请陈武的商会联盟都没资格。
作为松江最大城市的新主人,天公将军的意志就是这座城的首要要务。哪怕城内才经过战乱,总督府的原大厨们仍旧很快弄到了丰盛的食材、烹饪出了一桌就算跟帝国朝宴也不逊色的山珍海味。作为外务副长,方安对这席宴见多了,倒没怎么特别在意,但陈武拿出的好酒,却让本就贪杯的他忍不住了。
这是一种他从没尝过的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