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职定下之后,新晋文武进士按惯例有一到两月的假期,可以衣锦还乡。
谢承建议段书文等人尽快返乡。
“如今陛下病重,睿王和九王风头正盛,忠王如履薄冰,恐怕已经坐不住了。”谢承分析道,“京城很快就会乱起来,阿姐和姐夫不宜久留,不如早日返乡,届时直接去上任。”
“那你呢?”谢桑柔担忧道,“你不和我们一块走?”
谢承摇头:“我暂时走不了。”
第七十八章 今生:万寿宫宴护驾!快护驾!……
谢承暂时离不开京城,因为文清帝对他殿试那日的文章念念不忘,要他写一份完整的“兴国之策”——殿试时答卷篇幅有限,许多问题与对策谢承只是一笔带过,未能细写,如今文清帝便要他将其完善。
期限是半月后的万寿节之前。
今年文清帝圣体欠安,满朝文武上书请封太子,钦天监却在此时建议大办万寿节为祭天祈福,说是除晦迎新,保龙体安康、国运昌盛。
文清帝兴许是觉得江南雪灾和段家侵吞田产这样的天灾人祸确实有碍国运,同意了钦天监的提议,着礼部操办。
几日后的早朝,天心府指挥使沈追又为段家侵吞田产一案添了一份新证据,同时指控忠王便是谋害九王的幕后指使,更伙同段家囤积木炭、棉衣运至江南,欲发国难财。
一时间满朝哗然,参忠王的奏折又多了一倍。更有甚者,参段家迫害百姓、忠王品行不端引来天罚,致使江南大雪,万民受难。
文清帝气得卧床不起,却迟迟不肯封太子,只下旨将忠王监禁,剥夺封号,留后再审。又将段御打入大牢,派天心府副指挥使沈封前往江南,捉拿段家人回京受审。
朝堂风起云涌,段书文和张涛等人却已经在谢承和姜羡余的安排下,登上返回扬州的客船。
这一回姜羡余托谢桑柔把小汤圆和苏和也带走了。
来时想着一家人整整齐齐,相互照应,如今时局动荡,反倒不敢留几个小家伙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