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页

就听后面的老妇人道:“狗官说县太爷贪污?”随后连忙跟身边的儿子道:“你去娘的妆奁里把小匣拿出来!”

“娘,那是您的嫁妆啊。这么多年您都没动。”他儿子不敢苟同。

老妇人道:“要是没有县太爷,我们一家都得饿死,人死了,要银子什么用,快去。”

她儿子一看就是个大孝子,虽然不满他娘的做法,但还是回去了。

其他人也纷纷慷慨解囊。把银子往里头传送。有的多,有的少。

旁边的贵公子都看呆了。道:“县太爷当真值得你们这样?”他看出来,这些人就是穿着粗布麻衣的普通老百姓。

老百姓赚钱难,一两一两的都是血汗钱。

被拉住的人,道:“我们县太爷削减炭火费,不让商行涨价,还给我们穷人找事儿做。可以领厚实的大棉袄,老百姓能吃的起两文钱的豆腐。县太爷做的好事儿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其他人要是犯了事儿,老百姓听了都得唾骂几声,可是提起县太爷和底下的衙役,谁不竖起大拇指,连那些六七十的老人平日里谈起的时候都说他们这么大年纪没见过这么好的官。

就见有马车过来:“呀,是谢家。”

过了一会儿谢家的人,叫管家递了五百两银子,都是崭新的,捐给县里。老百姓给的大部分都是铜钱,一千文才一两银子,要赞起五千两得多长时间。

要说城里有钱的,还得是大商户。

老百姓见状竟自发的鼓起掌来。

“谢家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