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也才十六岁,一个大孩子,很自然地代入他的老师们和他。
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的皇上,理直气壮地认为,大明的老师们,都应该和他的老师们一样好。大臣们不敢说皇上你的老师那是大家,全大明也就那么几个,只能去尽力办。
杨博提出不同意见:“可能皇上意识到了,可是皇上给予他们信任,相信大明的老师们和学生们可以做到更好。信任,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我们也应该信任。”
一伙儿好友反应过来,又是你看我,我看你,一起沉默。
皇上聪明,岂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信任是徐景珩身上的特质,皇上学不会,但皇上还是下意识地,去用了。
月朗星稀,清风徐徐,皇上躺在太液池的荷叶上,举着一个酒葫芦,一个人喝酒。
南京,老魏国公收到皇上的来信,和儿子徐景瑛一起喝酒。
云贵,王守仁收到皇上的来信,和自己的两个弟子一起喝酒。
“大明大力办学十多年来,识字普及率达到百分之三十,这是无数人的心血。
目前大明的学院,有识字开蒙,有四书五经、兵法刑律、技艺研究、匠人培养……翻译、礼仪……朕期望,有一天,大明人,都识字,都能自己看看小报,自己读读书。
有人会说,其他学院都好,会不理解为什么要开办匠艺学院。朕知道,大明的父母们,省吃俭用供应孩子读书;大明的老师们,各方人士出钱出力,也都不大明白。
大明地大物博。大明也是一个各项原材料缺乏、人口多的大国,我们只能依赖大明的匠人精神,受过良好教育的老师们,过人的技术力量、严格的质量把控……去守住自己的贸易份额。
如何保证,这些学子学出来后进入作坊,不是只懂书本文字的傻瓜,如何保证各家作坊愿意付出高薪聘请,如何保证大明作坊的稳定发展……“
皇上对匠人教育这一块,非常重视。
大明,眼看要进入机器作坊时代,以往那般的师徒模式培养学徒,大大不够。而统一培养,老师、方法、银子……都是投入,可他们必须做。
教育改革,作坊改革,皇上忙碌,大明朝野上下更是忙碌,大明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