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若真到那一天,他们可能会造反。和隋朝一般。”皇上对此看得明白,“朝廷里,世家大族子弟,占一多半。穷苦人家的孩子,读书上来,没有大机遇,也爬不上来。桂萼、夏言……包括中等人家的张璁,都是。”
皇上的面容安静,不再是之前那般要砍人脑袋,却更要人胆寒,那是一种,沉淀下来的杀气。
徐景珩没有劝阻,只说:“若真到那一天,就去做。”皇上一听,眉眼弯弯地乐,大眼睛眯眯成一对月牙儿。他因为皇上的开心,也开心。
月牙儿弯弯,繁星眨眼。星月照耀人间,发出微弱的光芒。
自从元和六年,皇上在山东没有踏进曲阜,就开始谋划,如今开始练剑的皇上,“拔”出天子剑。
南京皇宫,皇上在等钦天监算出最好的日子,去祭拜天地和孝陵。
大明各个地方的田间地头,都是着急嘴上起泡的农人,一个个汉子不错眼地守着自家的田地,生怕过了顺序就没有水浇地。更有很多很多,几个村子争一处沟渠,大打出手,打出人命。
春天里,春雨贵如油的时候,没有下雨,可不是要争水?
有权有势的人家,都盯着土地——控制住沟渠就控制住土地,为了有水浇地,老百姓求爷爷告奶奶,卖儿卖女的很多——这是他们唯一好卖的财产。若等到沟渠被人控制,那就只能卖地,平时十两银子的土地,二两银子贱卖。
因为,大灾必有大乱,一旦大乱起来,一条人命,连一个窝窝头都不如。
朝廷紧急下命令,各地方的土地,三年内一律不允许买卖,各地方总兵和镇守太监监管,任何官商,若有犯,一律杀头。
一匹匹快马奔跑在官道上,命令传达到乡村,天下哗然。
都知道,朝廷这是要保住土地改革的成果,只没想到,会出这般严格的命令。
干涸的土地,要喝水。枯黄的禾苗,要喝水。老百姓哭的泪水哗哗,和那流淌的浑浊,带着血腥的沟渠水一般,一声一声哭他们的皇上。
与天争、与天争、与人争……眼泪、汗水、血水,一起流淌进土地,几千年来,地里刨食的人,遇到灾荒,就是这般,命贱如草芥。
他们都认命了。
可是皇上不放弃,皇上不放弃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