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页

徐景珩大约明白,一一回答。不一会儿早朝时间到,众人排队,按照次序进去大殿,皇上等众人都走了,又叮嘱一句:“莫要太过情绪激动啊,注意啊。”

“皇上放心。”

皇上不放心,但也没有办法。徐景珩回家,面对魏国公夫人,一定是愧疚、激动。皇上端坐龙椅,面对文武群臣,又变成一个皇帝,一双眼睛仿若江南的春风春水,清透澄澈,却又冷酷无情,

魏国公世子作为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在后殿护卫皇上的安全,眼看皇上全无刚刚的孩童模样,轻轻抿抿嘴角。

哥哥回家,看到母亲,会如何?哥哥的身体,好生保养着,能有三年吗?他哥哥,能有机会,好好保养身体吗?

江南的春风绿了天地,春花烂漫,春潮初涨,春天里的人,也好似多了一份活力,春天的南京城,就好似徐景珩说的那样,花儿挤挤挨挨地开放,天空大地树木也舒展开来,人也舒展开来。

钟山龙蟠于东,石城虎踞于西,北有玄武湖一片大水面,南有秦淮河。位于秦淮河与长江的交汇处,南京城对外交通的要冲地带,居民密集,商业繁荣,为朝廷劳作的大批手工业作坊也设在这里。且由于地近皇城,大臣们的第宅也都集中在此区。

比如魏国公府所在的大功坊、常遇春府邸的常府街、郑和宅的马府街……

徐景珩出来皇宫,慢慢地步行在这根植于灵魂深处的地方,死亡也不能使得他忘记的地方。

巡逻的侍卫,宽阔的街道,熟悉的青石板路屋檐雕绘、繁华的人群……有很多人和他说话,给他行礼,夫子庙的读书声、秦淮河边上的游人欢笑声……崇宏坚固的南京城垣,气象雄伟的宫城建筑,错落有致分布于城内外的衙署、寺庙……

都不再是午夜梦回,带着思念色彩的朦胧。

乡音入耳,一条道路缓缓从天而降,仿佛可以听到两侧潺潺流水相随。

驻足遥望,几乎能找到通往两个世界的光亮。

他是一个世界,家是一个世界。

如今,俩个世界不再相隔千山万水。

他的一颗心安静下来,心跳声与这家乡的味道、家乡的风、家乡的水……相应和。期待中的拐角出现,高高耸立的东西大牌坊的一角,门口父亲和弟弟闹脾气挖的小池塘的水波——他仿佛听见那渴慕已久的,带着来出和归宿意味的魏国公府,轻轻的呼唤声。

街道、人群,天地……都远去,又好似化作春风,融入身体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