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页

秦始皇陵历时三十九年,动用民工七十多万。那个时候,整个大秦有多少人口?

依照那时候的条件,没有铁锅,没有棉花,还一直在打仗,七十万人吃什么,住在什么地方,患病受伤怎么办?想想都恐怖。酷暑严寒、瘟疫疾病,肆意挥舞鞭子的监工督导……

皇上认为大明修缮一些长城都是劳民工民力,更不要说当时的环境去建造长城。

与其说秦始皇陵是浩大工程,不如说它是如山的尸骨之结晶。

皇上回去的路上,和徐景珩说:“那秦始皇陵,人人都被它的宏大折服。有人甚至说,只有华夏人才能诞生出这样的‘奇迹’,华夏人太能隐忍。七十多万人,三十九年,为什么甘心情愿被奴役,不起而造反?”

“还有那埃及的金字塔。这些人间奇迹,伴随着帝王尊荣的建立,都是斑驳血肉,是民众脊梁的坍塌。”

徐景珩坐在小船船头,看一眼夜色如水,看一眼情绪低落的小孩子,皇上不乐意。他缓缓开口。

“皇上的思维混乱了。那是秦国的时候。夏商周,除了贵族、平民,大多数都是奴隶。奴隶,一直到大唐时期,还存在。现在的人,最差的也是奴仆,主人家不能随意打杀。”

声音里带着笑儿,和长江的水一样安静,和长江水一样清澈。皇上听得愣住。徐景珩在说,当时的秦国,对比现在,太落后,太落后,奴隶能靠挨打活着,就能坚持?

“刘邦没有吃过豆腐?秦始皇也没吃过豆腐。用陶罐煮豆子?项羽宴请刘邦,樊哙吃生肉?”

“对。”

“没有纸张,用竹简。到汉武帝时期,东方朔上书,拉了一车竹简。也没有马蹄铁,即使是骑兵,也没有现在的速度……”

“对。”

“‘衣食足而知荣辱’?”

“对。”

皇上不吱声,小孩子心思单纯,一时又同情秦始皇,呱呱呱说道:“等你投胎,去一个好人家,父母疼爱,吃葡萄,吃胡椒,吃茄子……多吃一点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