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一哭,两万三千多人一起哭,皇上一边嚎一边听着出洋的人跟着哭,他就哭得更惨。皇上泪眼朦胧中,听到有个人哭的最亮堂,最豪迈,“龙爪”一伸一指:“汪直——哇——”
汪直,作为大明皇上·朱载垣的“郑和”,作为大明出洋队伍的正使;司礼监大太监张佐的干儿子张和,作为副使,正式准备出海事宜,天津卫码头上,哭声震天。
男儿有泪不轻弹,哭完就去拼命了。七月初九,夕阳西下,徐景珩牵着皇上的小胖手,站在战舰甲板上,一起看这港口落日。
港口的风吹动他们的正红大氅,猎猎作响。
港口的波涛拍打船舷。
天幕昏黄。
海鸟在头顶盘旋,落日在西天挥洒余晖。
由舟师、两栖部队、仪仗队三个序列编成的出洋舰队,大大小小六十六艘,按照前营、后营、中营、左营、右营,在海面上有秩序地排开,长龙一般遮天蔽日。
最大的宝船长达四十五丈,仅仅水手就需要三百五十人。
两栖部队用于登陆行动、杀气腾腾;仪仗队担任近卫和对外交往时的礼仪,庄严威武;使节团的指挥、航海、外交贸易、后勤保障、军事护航……装备之完善,船队之庞大,礼仪之宏伟,尽显华夏大国风范。
护卫舰军官,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旗手……二万三千人;正副使六人,少监、监丞、内官内使,六十人;阴阳官一人、医官、医士二百八十人……随行的勇士、力士、民稍、买办……五千人。
带去的金银宝货、丝织品、瓷器等等,五十艘大货船。
大明出洋舰队,以大明王朝使节的身份,去到欧洲,沿途经过南洋、印度、阿拉伯、非洲,向各国国王赠送珍贵礼品,宣读大明皇帝诏,为大明,走出环球航海的第一步。
皇上头上的金色凤翅、华丽的大红盔缨,一起在海风中飘扬。金色鱼鳞甲四龙盔甲,在夕阳下闪着冷光,皇上发现指挥使的手有点凉,立即输送内力。
“三万人去,三万人回来?”
“不确定。我们担心海路危险,不要民间商队跟着。估计,会有西洋人跟着一起来大明。”
“……他们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