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俩人实在不是什么能话家常的关系,匆匆说几句话就分开了。
凌舒程跨出邮局门口,跟在他尾巴后头一直默不吭声的女知青憋不住了:“凌知青,你在这边还有妹妹呀。”
凌舒程掀了掀眼皮:“没有。”
女知青尴尬地脸颊涨红:“不好意思,我是看你们有几分像误会了。”
凌舒程脚步微顿,转过脸正面看他,瞳孔幽深:“我们很像?”
“是的,尤其是眼睛,简直一模一样,太像一家人了。”
凌舒程不禁凝眉,回首眺望,却发现她不知去哪了。
……
杨晓和陈老师借了邮局的小推车搬书回校,周校长发下文件,表示他们以后会需要用这套教材教书。
“大家不要急,我们给学生发课本,但是进度照着自编的教材来。”周校长幽默道:“大家暂时辛苦些,我们来一次阳奉阴违。”
杨晓惊醒,那场长达十年的革命正式爆发了。
老师们经历了暂时的慌乱后恢复平静。
他们部队位于江城港口,远离市区,同时经历了一次搬迁后,上面的人对她们插不了手,家属院里反而成了宁静的世外桃源。
老师们默默教书,学生默默上课,日子过得平淡如水,但在杨晓的眼里,平静的波面下是汹涌澎湃的漩涡风暴。
直到六月上旬,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的决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的通知传到偏远的江城,到处沸沸扬扬,知青们惶恐不安,因为他们都是初中毕业没有找到工作或者暂停进学响应号召下乡的学生,内心里还有一股期盼,盼望能借着上大学回城。
再过几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布“废止现行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
自1952年创立的高考制度中断,无数知识青年听受知识青年到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