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大毛早早搬凳子拿碗筷,乖巧地坐在桌子,努力看着弟弟,一副我很听话的样子。
杨晓不禁好笑,这孩子也就吃饭的时候乖巧软萌。
“吃吧,不罚你。”
韩大毛:“妈妈,这是什么饭,好漂亮。”
“这叫龙卷风蛋包饭。”
“龙卷风是什么?”韩大毛举着筷子舍不得破坏美食。
杨晓想起小孩还没遇到过这种极端天气现象,也没有书和网络接触,便给他科普。
“一眨眼就能在百米外,好厉害!我也要做龙卷风!带你们去海上,山上!去找爸爸,还要把敌人都打倒!”韩大毛目光灼灼。
杨晓扶额:“不,你不行,你是人类啊儿砸。”
韩大毛已经听不见了。
吃过饭后,揪着俩小孩儿去洗澡,一阵欢快的打闹后,小孩儿们睡着了,杨晓坐在床头缝补衣服。
老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大毛的衣服虽是新买的,但也遭不住摩擦,如今已经破了,换在现代绝对是柜子垫底或扔垃圾桶,但是在这儿,全国人都穷的响叮当,就是城里人都舍不得过年时穿新衣,乡下人一件衣服七八个孩子轮流穿,杨晓也不能那么奢侈地给他穿一件丢一件,好在自己的缝补活儿还算能入眼。
从窗纸望去,煤油灯下倒映出一个温柔剪影,新的一天快要来临。
翌日,照旧是循环着上工挣工分带孩子的生活,杨晓一起床双腿又酸又痛,多日的劳累使她难以适应,然而生活如此,她也想找份新工作,但是在这个年代,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太难了,职业和社会人员流动固定化,农村人本本分分下地,读书后有技术的知识份子的包分配进厂,阶级分明,她目前只能安然接受。
大毛揉揉眼睛,软软问了句:“几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