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陈峋扔下一句「随你扣」就挂了电话。

他目送楚辞走进校园,又等了大约十分钟才跟上,稍一打听就知道了讲座的地点,弯腰从后门进入,坐在了最后一排最角落的位置。

讲座已经开始,楚辞站在讲台上,正在演示幻灯片,声音被麦克风放大,连呼吸都清晰地传到陈峋耳中。

陈峋调整坐姿,确保他能看到楚辞,而楚辞不会看到他。

楚辞的声音略显紧张,他没想到讲座会在这么大的阶梯教室里举行,更没想到的是几乎坐满了人。

人在紧张的时候下意识就会去寻找熟悉的面孔,而这么多人中他只认识蓝越,虽然只有半小时而已。蓝越朝他露出鼓励的笑,还用口型对他说「加油」,楚辞感激地冲蓝越笑了笑。

坐在后排的陈峋渐渐发现,楚辞时不时就朝一个方向看,还会露出微笑。他顺着看去,立刻从背影认出对方就是在学校门口和楚辞说话的那个男人。

陈峋蹙了下眉,随后收敛心神,专心听楚辞讲课。

楚辞首先介绍了风光摄影拍摄技巧,再以各名家的作品为例,详细分析如镜头选用、光影技巧等。陈峋虽然对摄影并不了解,但也听得入神,眼中逐渐聚起惊喜。

这是他从未了解过的楚辞,岁月在楚辞身上的沉淀清晰可辨。他的少年,在他未参与的六年里,蜕变成了一个在自己领域闪光的青年。

陈峋为他高兴,但高兴中也夹杂着难以掩饰的失落。

大概是熟悉的领域给了楚辞安全感,讲到后半程,他越发游刃有余,表情语气沉稳自信,整个人就像他左耳的钻石耳钉一样,散发出耀目的光彩。

陈峋的目光几乎没有离开过他。

一个半小时过得很快,楚辞点开最后一页幻灯片,投影上出现了「谢谢」两个字,他才意识到自己讲完了,暗暗松了口气。

接下来便是提问环节。

和楚辞想得不同,听众很踊跃,在回答几个专业问题后,一个坐在最前排、穿黑色外套的男生举起手。

“楚老师,你怎么不给我们介绍你自己的作品?”男生问,“我在网上看过你拍摄的作品,我觉得你对细节的处理,比如构图和光影甚至比一些大师还要好。”

顿了顿,男生接着说:“我个人感觉你的作品并不是单纯地在拍摄风景,似乎在传达某种感情,是这样吗?而且你虽然是风光摄影师,但拍摄的作品多数以山和日出为主,这是个人偏好吗?或者你能挑一个作品,跟我们讲讲当时拍摄的心路历程吗?”

听到这里,陈峋不由坐直身体。

全场安静了一瞬,众人的视线都聚焦在楚辞身上。楚辞抿了抿唇,避重就轻地挑了一个最好回答的问题:“我可以挑一幅作品来讲,你……”

那男生抢过话:“不如就说说你那幅获奖作品,《勃朗峰上的日出》吧。”

楚辞微微一怔,视线不知为何朝最后一排看去,但很快就被截住。

蓝越走上来,递给他一瓶拧开的矿泉水,背对着众人冲他眨眨眼,压低声音说是:“楚老师讲得真好,我也很想听你讲讲自己的拍摄经历。”

“谢谢。”楚辞小声说。

喝水润了喉,楚辞感觉好一些,沉思片刻说:“那张照片的拍摄经过其实很简单,我和朋友去登山,恰好遇上日出就拍了下来。如果说有什么特别之处,可能就是下山的时候,我朋友体力不支,不得不吸氧,还差点进医院。”

末了,他故作语调轻快地总结:“风光摄影除了器材和技巧,对摄影师的体力也有很高要求。”

不过这个回答显然不能让人满意,虽然说要想拍出一张震撼人心的好作品,运气很重要,但楚辞运气未免也太好了,这么巧就能抓住红日从雪山顶上喷薄而出的画面。

提问的男生不死心:“没有其他的了吗?”

楚辞轻轻垂眸:“没有。”

闻言,陈峋皱起眉,楚辞的语气和表情他很熟悉,楚辞没有直视提问的男生,第二个字的尾音切得很干脆,这些都表明他没有说实话,至少不完全是实话。

男生只得坐下。

楚辞松了口气,以为这个话题到此结束,他看到蓝越也举起手,有些惊讶,亲自走过去把话筒递给蓝越。

陈峋的眉头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