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2章 遇事不决

朝中老臣对于周承玉登基为女皇之事还是颇有微词。

当时周承安掌握了京中的兵马欲行大事,瞧着确实有那么几分样子,太子若入京奔丧,必然是被瓮中捉鳖,若是不入京奔丧,带他趁机窃得帝位,便是木已成舟,随便一个罪名压下去,太子也只能沦为乱臣贼子。

国不可一日无君,正是因此,周承安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这么多的支持,连郑御史、楚尚书等这朝廷命官也都被迷惑住。

于是便这么栽了下去,被以谋反之罪抄家灭族。

不支持周承安的,除了被圣旨直接绑上周承玉这条小船上的众顾命大臣外,也不全是保皇党。有些人是胆怯,有些人是单纯看不上周承安,不过到底周承安表现出来的优势太大,这群老狐狸不敢站队,就偷摸的在旁边观察着形势。

等周承安一败,周承弋顺利入京,他们又都活跃了起来,说的竟然是:“请太子殿下登基。”

第一次说,周承弋以“父皇尸骨未寒,有什么事容后再议”的话敷衍过去。

封陵之后,又来请命,周承弋装聋作哑,以边关战事做掩饰再次打法过去。

第三次,也便是最后一次,复朝本是商量周承玉登基以及周承安等反贼的处置之事,只见满殿穿着孝服,就连上首坐在龙椅上努力板着脸的小女皇也是如此。

暂代总管一职的长夏上前一步高声唱礼,“有本启奏无本退朝”的尾音尚未落下,便有一二品官在稍显空荡的朝堂上急急越众而出,高声朗道,“臣有本奏!”

周承弋这个时候还很自觉的站在群臣中间,旁边就是房丞相,,有些心不在焉。

便见这不识趣的“噗通”一声跪在他面前,激动难耐的叫他登基。

这可当真是将周承玉的脸皮往地上扔着踩,房丞相等前列的顾命大臣脸色登时变了,周承弋也眯着眼扭头看他,眼中沉淀着浓浓的不悦,也只有周承玉托着腮“好奇”的看着底下,一副天真不只事的模样。

周承弋重新转回头去平视着前方,话语冷淡,“皇位与我何干,父皇亲笔写下的圣旨传位给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