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七天一刊,赵家楼总编纂大抵是怕他拖稿,所以要求他先给出四期以上的稿子。
周承弋算了算蛟龙地宫篇的字数,刚好能刊载一个月的样子。
习惯了存稿箱丰厚,却突然被榨干的周承弋瞬间就打起精神来,他将种田文还剩下的存稿放回抽屉,拿起马甲文的大纲开始琢磨第二卷 金鳞山庄。
解春风来到中原之后化名为机智小和尚,和一伙人来到金鳞山庄参加少庄主大婚之礼,结果当天晚上就出了事。
先是凭空刮起一阵鬼气森森的阴风,婚宴的蜡烛被吹灭,其后新郎敬酒又意外频发,还有人落了水,这不详之兆愈演愈烈,半夜一声惊叫,众人赶紧前去查看,却见那新房红床之上,躺着两具血肉模糊的尸体……
周承弋这边想不开写了悬疑,为了剧情而抓耳挠腮删删改改,好几天才磨出一个能用的开头,而那边《穷书生种田》成书在长安书坊上架开售了!
如周承弋猜测的那般,这本成书的定价很昂贵,上架之后也引起了轰动,不过这回并不是好的方向,有不少人指责长安书坊这死要钱的铜臭味真是遮不住。
符谦并不意外也不在意,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长安副刊》和主刊一样都是半月刊,《穷书生种田》又是一篇大长文,要是只在副刊上每期连载一万字,那得连载三四年才能完结!
虽然肯定会有追的人,但更多的人会露出疲态从而选择弃文,而且长期占掉最大的版面,这对才刚起步得《长安副刊》来说并不是好事。
有钱的等不急的就买成书看,没钱的愿意等的继续看杂志便是,第一册 肯定会在杂志上连载到结束,二十期买下来也差不多能收回成本。
至于第二册 ……符谦相信,早早就看完第一册以及体会过追更痛苦的人,必定都会支持出成书。
《长安副刊》到时候也不再需要引流,两者互相成就,实为双赢也。
符谦在从商这件事上素来天赋点满。
而且再说了,市面上又不是只有骂他的声音。
比如太学里,蒋羽生和楚添两人正疯狂的向同学们安利《穷书生种田》。
有人振振有词,“这本书啊,我听过,不就是长安书坊那金疙瘩!说是什么民生根本,其实不过名不副实,定价还恁般高,真是想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