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突然觉得大臣们不敢说话,也许不是怕皇帝不高兴,更多的是怕挨揍。
钟离越带来的这一万锁甲军都是精兵中的精兵,有他们的加入,天启军和羽林军的十万将士都肉眼可见的变得凶煞起来,那杀伐震天的喊声,将大阅兵需要的威慑效果拉满。
后来展示将士个人实力的环节,有一叫詹图木合合的出列,直接点了钟离越的名字,“我听说你是这个国家最厉害的将领,不知道你的实力配不配得上战神的称号。”
他说的并不是他国家的语言,也不是萧国语,而是蒙语。
大部分官员都听不懂蒙语,但从沧州边境回来的锁甲军都是听得懂的,不仅听得懂,更甚至就有蒙族人,他们对詹图木合合所用的不敬词语非常不满。
钟离越自然也是听得懂的,他拍了拍手应战。
周承弋听不懂,只能从他极高的颧骨上记起来,这人是南突厥国护送使节的将领,好像还是皇室亲王。俞仲翎重点介绍过,詹图木这个姓氏是东突厥国皇室的姓。
他提起这个时,还意味深长的点了南突厥的文书,意思很明显:礼尚往来。
萧国有大国威仪却并不是令人随意欺辱的,南突厥国的人乖乖点听话便罢了,若还是这般不识好歹,逮着机会就狠狠揍,叫他们吃点教训!
詹图木合合在钟离越身上吃到了很充足的教训,横着上去竖着下来——钟离越只是被他不依不饶搞烦了,直接夺过裁判的铜锣“哐”的一声将他拍晕了。
他粗暴且面无表情的动作之下,隐约流露出几分凶戾的杀气来,手里拿的仿佛不是铜锣,而是那把玄铁长戟,一个手起戟落,就是人头落地,血溅三尺。
“别愣着了,赶紧抬下去。”钟离越说话的语气也像是要毁尸灭迹。
周承弋明明知道他拿的是铜锣,却条件反射的开始在思考,南突厥国那边要是追究起来该怎么解决最好。
詹图木合合不自量力的挑战只是一个小插曲,却造成了非同一般的影响。
待阅兵圆满落幕后,那些国家的使节团纷纷收敛神色,肉眼可见的变得恭敬起来。
为了照顾使节团和百官被震撼的需要缓一缓的内心,皇帝让礼部将国宴推后到使节团离京的日子,然后设了一场私宴给钟离越接风洗尘。
私宴的规模不大,就一桌,出席的都是同钟离越交情好的朝中重臣,譬如房丞相、沈太师、裴将军、俞仲翎等,郑御史这个三品官在其中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