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有人觉得《狐梦》成书太贵了的,走商人就拿出符谦教给他的话,“您要是有门路,自可以去收《长安》杂志,收上来是您的本事,毕竟长安书坊出过的书基本都是不会再版的。”
不会再版,那岂不就是绝版?——其实这话也不是骗人,符谦从来都是赚够就收手,留下能够弹跳的空间,唯一没说的就是这绝版基数蛮大的,足有五十万册。
此“绝版论调”一出购买力度自然就上去了。
当然也有不相信的,写信去问长安亲友得到肯定的回答,赶紧去买书,基本上都会得到已经售空的回答。
“您也别急,我们这批走商啊都是各自随意找地方去的,说不准就有人会再来这里,您等等兴许就有了。”商人说着话用了许多不确定的词汇,叫那些人心里头就是一凉,狠自己当初怎么就犹豫了。
五十万册书分摊到各个地方,其实并不算多,有需求就有市场。长安书坊对这利益不动心,可别人心动啊。
于是逐渐的市面上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盗版,有些人无耻之尤,价格定的一样或者更高,然而印刷却是错漏百出,甚至还有缺页漏页甚至狗尾续貂之事。
符谦也是直到有人拿着盗版书找上书坊要求退钱,才知道竟然还有此事。
不过这些是后续之事,暂且按下不表。
符谦的信半篇在吹彩虹屁,半篇在花样百出的催稿,这种正事都被挤在中间,用简短的一两句,至多一两段话带过。
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听彩虹屁的耳朵软。
周承弋实在没法就这么放任不管,最终还是奋发开始写稿,进度虽然还是很慢,但积少成多还是很有盼头的。
周承弋虽然没有去看,但还是有关注的,不过看后来裴将军走路带风的样子,应当是没有掉链子。
后来周承弋又去了听政殿一次,却终于得知了房观彦身上的大秘密。
皇帝重新派出使节团,这次的目标是出使厄立特里亚海附近,包括南突厥在内的多个国家,邀请他们来一观这场盛大的阅兵礼。
先前滞留海上之时,房观彦展露了自己的语言天赋,因此此番使节团的人选,是俞仲翎亲自报上去的,引起不小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