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罗耶这个传教士确实有点厉害,他从西洋一路过来,途径许多国家,会的语言非常之多,光是他们萧国的语言,他就会洛阳官话、蒙古语和藏语三种。而他使用的最熟练的语言除了自己东欧的语言外,便是古英语——他曾在那里住过三年以上时间。
这不就巧了,周承弋除了中文外,能熟练使用的只有英语。
虽然古英语和现代英语有很多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脉络还是一致的,果然没过多久他就能同欧罗耶无障碍交流了。
其他一道学习的官员羞愧不矣,还以为是自己过于菜,而太子殿下在语言上确实很有天赋,遂更加奋发图强,尤其是叶疏朗,番语水平突飞猛进,仅在周承弋和房观彦之后。
和周承弋这个降维打击不一样,房观彦是实打实从零开始学习的。
但或许十岁就闻名天下的学神确实和普通学霸有壁,在别人还在磕磕巴巴读单词的时候,房观彦已经能跟欧罗耶进行简单交流了,而且是英语和东欧语都可以。
着实让周承弋都惊叹了一把。
后来欧罗耶邀请周承弋做翻译助手,他答应至于还推荐了房观彦,“他很有语言天赋,或许你应该叫上他一起。”
欧罗耶也记得这个长相十分出色的人,欣然应允。
所以其实房观彦这些日子神龙见首不见尾,每天清晨准时去南书房点卯,戌时踩着夜色才归府,这中间的时间其实基本都是同周承弋在一起的。
不管有意无意,两人都不可避免的更熟悉了些。
其实周承弋虽然忙,但那基本上都是白天的事情,不至于忙到无法写稿的地步,其中问题还是在于他自己。
《穷书生种田》他每天去南书房前会写个两千字,然后回来之后再写个三千,然而《琉璃玉骨》这些天他删删改改的,也就写了个开头。
也不算是卡文,剧情他都是理清楚了的,只是他总是在写完后回头去看觉得不满意,于是进度又归零。
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不过他现在一天写的比一天多一点,越到后面估计会越顺。
就是按照他这速度,肯定是没办法衔接《狐梦》了。
周承弋在认清之后,就写了信告知符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