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

周承弋对其他人暂时没什么兴趣,目光还落在那个窘迫的黑皮少年身上,了然道,“哦,原来他就是裴家三郎。”倒是和信中描写的裴家二郎颇为神似。

周承弋本人没见过裴二,但是架不住裴炚这个名字实在太优秀,子固信中不过提过一回,他就记住了。

赔生意,赔光?赔也。

父子三人的名字简直串出一条倾家荡产非洲人语录,长子裴明由于名字过于正常而显得格格不入。

周承弋实在是对名字好奇,特意问起过子固和符谦一些裴炚的事情。

裴炚此人性格和名字一样离谱,却亦然是个少年英才。

他自小便在军中长大,入武举三甲时方虚岁十九,曾几次想入翰林为官,但皆因文学素养过于匮乏而止步,去年开始考太学,至今未能进入,时任六品昭武校尉,未来可期。

裴炚一介前途无量的武进士及第,不知为何偏偏一心只想做文官。

周承弋想着的时候,叶疏朗已经好脾气的先叫裴晔坐下了,只温和的笑道,“待会儿上课可莫要睡着了。”

“自然不会!”裴晔自信的仿佛之前雷打不动的不是他一样,声音浑厚高亢,“叶夫子又不是那些个只会照着书摇头晃脑念的酸腐,叶夫子讲课生动有趣,我从来就不会错过。”

叶疏朗不赞同的看着他,语气不紧不慢的以一种温和又能让别人听进去的方式细细道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每一位夫子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不应方式不同受到鄙薄。便如裴三郎你,虽不擅书,骑射之术却遥遥在前,夫子们对你对其他学生,都不曾厚此薄彼,是也不是?”

裴晔低下头乖乖认错。

卯时至,南书房外的铜钟被“铛铛铛铛”的敲了四声。

“好了,上课吧。”叶疏朗说着打开书,就听一片悉悉窣窣的声响,十个小孩无一不是将课本推到一旁,拿出纸笔展开铺好。

叶疏朗似乎习以为常,他拿着书中夹带来的厚厚一沓纸,然后拿起桌案上的浆糊,专心的将其一一糊在墙上。

周承弋眨了眨眼,“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