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页

豆腐厂的项目,镇上的领导都给了他很大的资助,不光是金钱上的还是政策上的。

这件事儿只能办好,绝对不能出一点纰漏。

新建的豆腐厂要是还用以前的老技术,还用毛驴拉磨,那就有点太磕碜了,都改了这么大的厂房还用这么原始的做法,有点让人好笑了,但是如果改用其它的方法,那就有点麻烦,还要保证口感,还要效率高,着实有点头疼。

邵宸延只能在自己的空间里设计了一款新型的石磨。

邵宸延只能画图纸,自己制造。

现在村里早就通了电,完全可以以用点力代替人工。

石磨还是那样的石磨,因为换成别的材料做出来的豆腐口感就是不行,但是可以装一种类似于发动机一样的东西,催着石磨转动,这样口味没有变,而且还省时省力。

邵宸延自己设计好图纸,专门跑到津城找机械制造的工厂,打造了五台机械石磨。

东西运回村里的,全村老少集体围观,场面十分热闹,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邵宸延完全不理会这些人,自己该干嘛干嘛,他们想看就让他们看,只要不影响生产进度就行。

东西装好之后,邵宸延马上投入生产。

跟他想得一样,机器非常好用,一个拉杆一样的东西催动着石磨转动,磨出来的豆浆比人拉磨得还要细腻,做出来的豆腐十分的鲜嫩,和原始工具磨出来的口味一模一样。

邵宸延从原来一天生产几十板豆腐都现在一天生产一千板,如果客户需求大,他还能生产更多。

这样的规模已经超乎人们想象了。

邵宸延的生意已经从白云镇扩展到外面好几个乡镇,甚至都能卖到省里去,这是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这还多亏了王海鸣的形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