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页

说的好有道理。

苏然抬头盯着镜子看了一会,伸手扯乱自己的头发,打开特效化妆包,拿出笔在自己脸上化了个伤口,把脸涂黄眼圈加黑,嘴唇弄白并做了干裂的特效。

妆容搞定,她满意地看了一会开门出去。

柯宁紧紧跟上,一边在脑子里记她刚才化妆的步骤,一边好奇她到底要做什么。

苏然离开化妆间,根据记忆找到一间还没来得及打扫的屋子,毫无预兆地往地上一滚,把身上的棉衣弄脏。

柯宁:……

不至于这么变态吧,一点细节而已?

苏然弄好造型去候场,霍时远回头看她,眉头不自觉皱起,“衣服太干净了,柳先生的回忆录中关于这一段的描写,是被埋在墙下艰难爬出来。”

柯宁默默低头,心说自己错了,霍时远对细节的要求比他听说的要变态。

苏然回到那间没打扫的屋子,处理了一遍衣服,灰头土脸的折回去。

霍时远略略颔首。

各方面准备完毕,第三场洪流中的车站,第一个镜头正式开拍。

苏然抱着脏兮兮的包袱,神色茫然的被群演挤着、推着,慢慢靠近火车。各种各样的喊声,哭声,交织成一副近代史上常见的画面。

她身处其中,回想起第一次去采访维和部队,跟着无国界医生去采购药品的经历。下意识用力抱紧包袱,眼底生出强烈的倔强,努力往火车那边闯。

霍时远盯着监视器,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

袁建安带着谢钦州也在看着监视器,心中满是佩服。

剧中的这一段,十几岁的柳先生从废墟爬出来后,茫然跟着逃难的人群涌向车站,整个人都是麻木的。